冬夢
       (現居香港)
更多>>>   
冬夢◎集體創作★尋聲詩社9周年誌慶暨詩圖擺設2013年06月第15期專輯(之一)

專題圖片:我們一齊尋找詩的聲音


尋聲詩社9周年誌慶

暨詩圖擺設2013年06月第15期專輯(之一)


流雲無界     冬夢(社長)

----尋聲詩社九周年誌慶的一點感想

2005年我出席中國雲南大理第十屆國際詩人筆會,期間認識了劉民貴教授。由於大會剛巧編排他住在我的隔壁房間,每個晚上他總會過來我的房間聊聊,劉教授看上去為人低調沉穩、不大健談,但不知怎的卻跟我一見如故,他在大學專責研究東南亞各國華文文學,不擅寫詩,卻對當今的文學場域涉獵甚深,尤其是知道我是來自越南,所以我們的情誼迅速地建立起來。

由於當時我剛創辦尋聲詩社不久,在美國德州也獲得一份免費的社區華文周報《中南報》老板慷慨借出版位,由我負責主編每週一期尋聲詩社的專輯。所以我誠意向劉教授提出要求,在每期特輯刊出後我會定時寄出剪報給他,希望他能夠在每期尋聲特輯中給我提些意見。事前我亦跟他協議,一定要對我說出真心話,無論是褒是貶我都會虛心接受。會議結束,劉教授回去後,的確做到他對我的承諾,每當他收到我寄出的剪報,一定詳加說明對每首作品的點評,不會無的放矢流於表面的論說,亦因為他的認真態度,劉教授漸漸進展成為我的良師益友,他是完全理解我對尋聲的期許和願望,他亦經常調侃我在尋聲的工作和任務既深且鉅,付出跟收成的回報一定相差甚遠,要我必需備有廣大的胸襟去承受。他的肺腑之言,我也曾多次去信向他道謝,我們雖然交淺,但他多年來對尋聲的那份關懷,無疑言深得教我感動。

當時尋聲正值播種期,縱使萌芽後的枝葉仍得需要我時刻悉心照顧,新花幼苗的年青小詩人共有三十多位。我在《中南報》特別闢出四分一版面給這群具有寫作潛質的年青人發表作品,並定名為“青笛之音” 。除了鼓勵他們多些創作,也答應他們提出的要求,每當完成作品後先寄給我,由於遣詞用字方面仍然青澀,讓我先替他們修改一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染,這群年青人的創作水平的確有了明顯的進步,雖然這是我至為辛勞的時期,但能夠親眼見證著他們的名字一個個在詩壇冒起,我的辛勞已經全然消失,這份滿足的喜悅感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當然一切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美好順意的。

這段時間我就一個問題向劉教授問問意見,因我再不想將這些年青人的作品固定框位為“青笛之音” 內發表 ,我打算直接將他們的作品跟其他的一視同仁,好讓他們感到我對他們的看重和肯定。劉教授獲悉後,十分支持我這個決定,但自“青笛之音”版面取消,很遺憾有幾位創作資歷甚深的同仁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們除了要推翻我這個決定,也不約而同的來信給我,如果我繼續堅持的話,他們會以激烈行動退出詩社來抗議,但由於他們提出的理由甚為牽強,只是不想自己的作品和這些年青人同一版位刊出,有失身份,我曾多次向他們解釋和勸喻,最終他們三人還是一齊退出尋聲,雖然事隔這麼多年,現今大家仍可維持一般的友情,但友情因詩而建立,亦因詩而決裂,這段情誼無疑已深深插上一根刺。我撫心自問,對於他們三位的離開,自己由始至終未曾耿耿於懷的後悔過。

自從尋聲網站建立後,劉教授更勤於直接對我們的指導,每月總會寄給我一份詳細的報告,列出各位同仁各類體裁的作品,附有他讀後的一個小感想。綜觀多年劉教授的意見,我由衷接受劉教授在尋聲九周年來臨前給我們寫下的成績:

古詩詞一直有著穩定的步伐前進,新詩則參差不齊,散文雖無較大的驚喜,但看得出大家都很努力,至於小說或評析的文章依然寥寥可數,難下定論。

我感到多年來他陪伴在尋聲的歲月中,見證尋聲的成長。尋聲同仁的創作,有教他擊節讚賞、也有教他扼腕嘆息、有迅速冒起上前、也有滯步不進甚至節節後退。

無可否認,尋聲至今仍然青黃難接,由於文學的天空既闊且大,無限的創作空間,流雲無界,還是由你自己選擇繼續流浪飄泊到處作客,或安然以尋聲園地作為最後安穩舒適的居所。


陳銘華美國新大陸詩雙月刊主編(尋聲好友)
賀尋聲詩社九周年


一盞一盞燈點起
黃昏裡 我知道
路雖遠而上下求索者
是誰


(美國)陳葆珍九載尋聲
 
---賀尋聲詩社九周年
   
隔牆有耳巧尋聲   隱約飄來音韻清
天籟抑揚傳四壁   繞樑九載適詩城


(美國)舒憲波賀尋聲詩社九周年社慶

 群賢麕集樹旗旌   九載而今慶大成
 詩教傳承彰四可   詞人到處遍千城
 殊方不盡故鄉念   遯跡己無豪邁情
 互許未來今勝昔   共謌天下致昇平


 四可---詩經註釋: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中國)楊永可賀尋聲詩社成立九周年聯

尋聲九載   高舉吟旌   薈萃賢才   彰黎民苦樂
詩社千秋   遐揚美韻   舒舖思慮   鍳奕世榮枯


(中國)楊永可浣溪沙‧賀尋聲詩社成立九周年慶典

九載韶光一路詩   春光明麗嫩晴時
繁花溢馥艷盈枝
覓韻尋聲兜綽約   雕龍琢玉挹雄奇
昂揚音律鋳良知


(越南)故人祝賀尋聲九周歲

九載耕耘不惜工  芳菲翠圃樹玲瓏
聯珠琢玉尋聲氣  秋月春花上苑風
 

(越南)故人尋聲

 ---寫在尋聲九周年社慶

有一種聲音
耐人尋味
須仔細聆聽
才能引起共鳴
那就是
發自心坎深處的
呼聲

 
(越南)曾憲智尋聲詩社成立九周年誌慶

新聲舊調亮尋聲   九載艱辛路幾程
多采多姿花競放   堪稱藝苑一奇兵


(越南)蒙飛翔尋聲詩社成立九周年誌慶感懷

◆其一
同為網客敘娑婆   搜盡詩腸放盡歌
冬夢才郎能掌板   千家曲韻定風波

◆其二
三千世界夢中塵   無執方知幻亦真
潑出心聲抛網絡   九年歲月十分親

◆其三
尋聲覓本是珍聞   聽到鄉音意已薰
笑哂山僧抛一語   休憑詩味論功勳

◆其四
千里尋聲笙管叶   九霄雲外友情濃
心扉托出清涼界   明月蘆花又幾重

◆其五
空花水月野頭陀   兩隻破鞋自在拖
挑盡雙肩情與債   慈航何處渡心魔

◆其六
一被蒙頭星斗橫   鼻鼾扶醉似雷鳴
尋聲無恙山僧老   且把姣詩當誦經

(澳洲)心水尋覓永恆的詩聲
                 
人世間有一種聲音,清脆時猶如翠鳥春啼,婉轉時彷彿黃鶯出谷、充盈歡悅;也有時惆悵失落如離群鴻雁哀鳴,自然還會有慷慨激昂氣吞山河的豪邁迴響。更多的是妙音流暢般為快樂人生唱出頌歌,為美好的明天彈奏出高山流水似的仙樂。

詩的聲音悠悠揚揚散落在虛空中,為了將人世間如上述的種種妙音收集;九年前定居香港的越華詩人冬夢,也許在寒冬夢見了詩仙或詩聖的託付?讓他義無反顧的肩負起向世界尋找詩聲的任務。

沒有敲鑼打鼓、沒有舞獅舞龍,低調的在網站不動聲色的撒出了「尋聲詩社」的天羅地網,於是開始了一項無利可圖、全身心投入的義務工作。

身為詩人,都希望自己的詩聲能廣為人知,以詩會友、以詩結緣。在廣闊的海內外華文詩壇,在浩瀚如星海的網絡世界;詩人的聲音本來微弱,本來不為人注意。但卻有一雙在詩海撈針的手,有一對堅定有神的眼睛,在尋尋覓覓的網羅散落地球各處的詩聲。

從這對亮麗的眼睛這雙精明的手開始,“尋聲詩社”網站逐漸為人所知;沒多久經已在網絡世界裡開出耀眼的璀璨鮮花,匯集的老、中、青詩人越來越多。於是「尋聲」拓展了網頁,同時尋覓到幾位熱心的年青詩人傾力協助,分工共同處理每天收集到的無數作品。難能可貴的是,除了保存詩聲外,還在每篇詩作配上精彩相片,詩圖並茂、讓詩聲與顏色同顯至美。

九年的歲月,說長不長,但說短也頗短啊!只要想想在一百零八個月裡,網主每月要面對電腦,都離不開網頁。是有多枯燥有多寂寞啊,想到時都讓我好感動。

看看在四百六十八個星期的日子,每週都要細心將尋覓到的詩聲,錄入編入及分門別類貼上各位詩人的專輯中,多麼繁瑣的工作啊。

再計算一下,不長不短的九年,卻是三千二百八十五個日子;除了外遊,至少也有三千一百天要注視著網頁。為了找到美妙的詩聲,詩人冬夢看來無怨無悔,他積極為「尋聲詩社」的付出、且也影響了那幾位默默協助的年青詩人,一樣無私的為詩友們作出奉獻。

不能不提過去九年我與「尋聲」的關係,每有作品傳去,通常在翌日,有時甚至當天,即收到冬夢的回函,同時附來經已貼好的拙作。每每見到在文字上的精緻配圖,開心外不忘回函致謝,以表達感恩之心。

除了詩聲的收集外,拙作還包括了微型小說、武俠微型小說、散文、遊記、評論和雜文等多種文體;只要沒有超越「尋聲」對敏感文字的界限,審閱後都極快速的貼上網站了。想想網主及助手們要面向的並非是我個人,而是散佈世界的眾多詩友文友。這份工作量有多大有多重喲,若無堅定的意志及毅力,無利可圖的服務,誰能長久做下去呢?

亦因為有了尋聲詩社,詩友、文友及讀者們,可以分享數不清的「尋聲」佳作;此外也間接對眾詩友們的鼓勵。有話要說、有詩要誦時,莫不趕快打開電腦敲鍵成詩成文,再傳去「尋聲」發表。

轉瞬間「尋聲詩社」的網站經已創辦了九週年,不但成功,且已在世界華文詩壇、文壇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因為、「尋聲」經已將尋到的詩聲變成「永恆」,保存及留傳後世;從「尋聲詩社」收集到的無數作品裡、見證了這一世代的歷史、詩史及文學史。

適逢「尋聲詩社」成立九週年,謹撰作此文衷心祝賀;並感恩「尋聲」在過去九年的歲月中,對作者、讀者、詩友、文友們的付出。

 



(澳洲)婉冰妙韻詩聲尋覓處

---賀尋聲九周年慶



●漢俳三帖

尋聲四海傳
群耕不懈植詩園
悠然跨九年

創者未邀功
默默守護網園中
誰能不感動

花卉展繽紛
各處新苗應邀生
樂極守園人

 

 

 

 



●短歌三首

聲韻多柔情
文人詩友步難停
駐足勤加勁
九載互動該珍惜
舉杯祝賀醉意盈

花圃透芬芳
灌溉未閑汗滴衫
轉瞬兩鬢蒼
月映詩情更添色
香飄隔岸美可餐

九載結網緣
憑詩寄意友誼存
碩果慰心田
繆斯醒醉尋佳句
預祝詩壇美譽傳




(澳洲) 巧緣

九者寓持久
錦繡篇章譽全球
國粹同耕守

到功成就
蹟聲凱旋奏
妙筆纖毫究

網站龍門宴
詩閣繽紛賀開讌
鍵盤展墨硯





(越南)鍾靈尋聲

側耳傾聽
隔牆傳來
詩是呢呢喃喃

低頭冥想
腦海飄浮
詩在蠢蠢欲動
 
仰首夜空
滿綴的星光
是詩的殿堂

睜眼搜尋
極目長空
彩雲裡詩在飛翔

張口欲喚
齒縫間
詩 結結巴巴 囁囁嚅嚅

伸手抓著吧
左畫個方 右寫個圓
詩不成體裁

急步疾走
風景都成快鏡頭
詩更撲朔迷離

一切放開
且來坐下
詩在心中
豁然開朗

 
(美國)吳懷楚四載尋聲吟樂土

---為《尋聲詩社》創社九周年慶而塗      

日前讀到《尋聲詩社》冬夢站長電郵告知,得悉今年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一日,是《尋聲詩社》創社第九周年慶。算日子,我成為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不覺也快有四個年頭了。不管是基於敦促也好,出於自發也好,在情在義,和在理,我都應該為這個不尋常,極具意義的來臨日子,塗鴉幾個文字。

說到冬夢兄,早在二零零四年的盛夏八月,在我一次回越旅遊的機緣,我是見過他了。

還記得那是在一個文友歡聚的晚宴上,是由前《藝海文社》編輯莊威陪同下出席參加了此一盛宴,是晚的盛宴是由冬夢兄作東道。晚宴後的翌日,冬夢兄要返香港,而我則要返回美國。雖然,那次的聚會時間,是那麼的短促,惟冬夢兄的為人談吐隨和與他的爽朗形象,卻深深植入我腦海中。

假如我們把文壇比喻為一個園地,而文字創作者是一個園丁的話。然則,作為一個文字耕耘的園丁,就非要有一個耕耘的好園地不可,而冬夢兄創立的這個《尋聲詩社》,正是為一群喜愛文字創作大眾大公無私的,提供了這麼個稱心創作天地。

我是在二零零九年七月融入《尋聲》這個大家庭,是由於得到加拿大嚴志章兄提供網址引介。當我瀏覽到《尋聲詩社》網頁,我才驚訝發覺,原來在這個園地裡,竟有著不少我認識的文友。如:葆珍大姐、樸魯、柳青青、吳鳳翔和溫日強等。當時的我喜極,還以《風雨故人來》為題,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向這群老友打個見面招呼。原詩如下:

聞聲不請我前來  演曲焉能獨戲台
故舊相尋純問好  詩隨雁送筆花開


當這首絕句發貼上《尋聲》網頁後,最先得到嚴志章兄的回應。

萬里和風捎笛來  鍾俞合拍上墀台
暮雲極目望春樹  韻撫琴音醁自開


葆珍大姐寫給我的唱酬:

休問狼毫何處來  且攜筆硯上詩台
淋漓撥墨相為樂  率性至情心自開


樸魯兄的:

放蕩詩懷任去來  不羈不束樂吟台
文心逸世隨吟調  覓韻尋聲雅緻開

此外,還有柳青青兄的:“龍在九天任去來,花嬌富貴鳳凰台”;吳鳳翔宗兄的“酬唱詩歌音韻樂,新知舊雨笑顏開;溫日強文友的:“喜見鴻痕到此來,文園暢茂候兄台”等詩作

以上是我融入《尋聲》當年的文朋詩友對我的歡迎唱酬盛況。今時趁此執筆為文,重溫和品讀他們這份昔日真摯情感的詩章,我心頭就有著一份萬分的感動。

二零零九年的七月九日,畫下我的第一篇文字塗鴉,那是迴文絕句《夏夜納涼》:原詩如下。

星疏月暗柳花叢  坐看閑階夜色空
榮辱存憂懷耿介  鳴蟬翼擺扇搖風


(迴文)

風搖扇擺翼蟬鳴  介耿懷憂存辱榮
空色夜階閑看坐  叢花柳暗月疏星


我的塗鴉層面是相當廣闊的。舉凡:詩詞、散文、迴文、現代詩等,我都莫不喜愛試筆。

記得曾經有過一次,有位遠方的文友問我:「從網頁看,《尋聲》絲毫不起眼,你這支筆為甚麼甘於投身其中,而不加入某某大詩社更好。」

我聞言笑笑答之曰:「不是不想,只是俗語有云:良禽擇木而棲。因我的塗鴉尚未堪入人家法目,尤其是難以登上大雅之堂。更何況,之前我還是從一場無辜的文字風暴中狼狽走了出來。現在好不容易才尋覓到這一塊是我認為,尚可稱之謂:文字安身樂土的園地,我心足矣!雖則謂:文字的風風雨雨,雨雨風風到處都有,但只要是微風細雨那倒無所謂,我還是會對它欣賞的。何故!因它會為我捎來相當的情趣,與靈思的浪漫。」說到這裡,我又望著他問了一句:「想兄台也有讀過唐大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吧?」

這位文友大搖其頭,很好奇問我:「老兄!甚麼是《陋室銘》?」

於是,我就朗朗而吟誦給他聽。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位文友聽我朗吟完後,一時竟也無言,只是向我不住微微點頭。

劉禹錫可不是說得很對麼?「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尋聲》!在我眼中,其實半點也不陋,何陋之有耶?!

(越南)江國治祝賀尋聲詩社九周年慶

千山雄偉百花香  萬樹崢嶸一水長
句賦浪潮吟碧海  筆尋聲韻撰華章
逍遙網絡縈詩社  瀏覽熒屏繞雅堂
扼腕光陰何迅速  搔頭白髮莫徬徨


(越南)江國治你已九周歲

你孤軍奮戰三千多個
日子
雖然歷經風風雨雨
到底也茁壯成長
灑脫地對一切置之一笑
只管去尋尋覓覓
教人迷戀的聲音


(越南)江國治我為尋聲九周年說幾句

光陰似箭,轉眼又是2013年的6月11尋聲詩社成立九周年紀念日。我於2008年經朋友介紹加盟尋聲,當時,常駐胡志明市的尋聲編輯某君表示:每篇作品一個星期後貼上,算是很快啦!登那末多幹嘛?這句話實在令人氣餒。

數年前,值尋聲詩社社慶,我撰文披露此事,冬夢君自那年起,除近體詩外,幾乎每事親力親為,稿件以最快速度貼上,雖然滿足了作者的期盼,可主理人冬夢君的確夠辛苦了。

設想詩作寥寥數十字,仔細閱讀,雖然花不了多少時間,卻需精心配圖以增美感,那就很不容易,何況碰著長篇大論的文章,行文倘若有誤,編者還需去函徵求作者意見。我接到冬夢君這類信件時,除了感激他處事盡責,還深深地感嘆他對文學的態度何等認真?

作為讀者,我們可以漫不經心或囫圇吞棗去閱讀一篇別人的作品,也可以說,沒有心情的話,儘管乾脆不閱讀,相信也沒人知道,然而編者就不一樣,必須一字一句細細品味,費了很大精神才能貼上去,否則,自己貼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說得過去?

報社的編輯也需這麼做才行,那是職責所在,沒話可說,倘不,就是自砸飯碗!冬夢君則不然,他只為發展華文文學這個志趣而出錢出力成立尋聲詩社,開始時,相信他也想到分工合作這個環節,可畢竟找不出一個堪稱合作愉快的助手(如上所述),終於勉為其難,把一切包攬在身上。

冬夢君對發展華文文學抱著這樣認真的態度,實不多見,我個人就十分欣賞,想像中,他每次接到來稿,必定儘快貼上,一來是“以光篇幅"的心態,二來恐怕是要避免編者與作者之間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吧!我們只須從冬夢君每次有事離港而對大家發出的通知書,註明由某月某日暫停貼稿而可見一斑。

趁今年尋聲詩社九周年慶,社長鼓勵大家寫各種體裁的詩文回饋詩社,我就胡亂塗鴉,以不成熟的文字說出自己的心聲。

(美國)楊永超恭賀尋聲詩社九周年慶
                               
 尋聲九載結知音  網頁勤耕感至深
 題詠旗山寰宇筆  嚶鳴鶴韻故園心
 難忘騷友江河誼  長讀賢才嶺嶽吟
 今日濃情同祝嘏  一方雅集百方臨


(美國)楊永超賀尋聲詩社九周年慶

芳迎墨馥,詩海揚帆生韻浪,椽毫廣寫三山外;
律壯吟章,香江結社綰寰球,美意濃芬九載中。

                                   
(美國)王婉娜譜一首第九年交響樂

尋聲網站讓我們暢寫自己的生活經驗。

有時候,別人的表達方式,寫作題材內容我們不一定同意。

太保守還是太前進?浪漫與色情?如何分辨?

我們住在不同的國家,宗教信仰各異,做人態度觀點,政治立場,以致文字風格,意識型態難免有所分歧。

多元化世界,有人愛看白雲飄飄,也有人欣賞花開花落,沒有所謂對還是不對的標準答案,都是一種選擇而已,有時候要靠社長冬夢作出宏達與智慧的判斷,文友之間需要的是真摯的彼此尊重。

各種思路匯合在一起,氤氳昇飛到尋聲網站,譜成一曲與貝多芬第九號快樂頌相映的尋聲第九年交響樂,請大家一起來傾聽!


(香港)曾偉強小宇宙的浪聲

誰在壁聽
小宇宙的浪聲
從天河那邊拍來
璇璣的和應
和應純潔心靈
真切地召喚
更澎湃的天明


(美國)樸魯賀尋聲詩社九周年大慶

●賀聯一

韻百家藏四庫
掦九載嘯春風

●賀聯二

韻悠悠  學海汪洋吸萬卷
音款款  文風盪漾入千家

●賀詩

雅詠詞篇牽四方  詩濃無處不飄香
藝林璨美生花筆  騷海琳琅著世章
九載尋聲情綣戀  百家迴響韻悠揚
唱吟拂柳春潮浪  墨客風流放彩光

回應
冬梦弟
好久未见,原来寻声已迈入九周年,我献上衷心的祝福。
诗的天空有众鸟翱翔,你不会寂寞的。

袁川
留言 : 袁川, 13-Jun-19, 09:47:03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