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蹤詩尋,雁過留聲
(美國葆珍大姐訪胡市《尋聲》特輯)
(1)
相見歡 ◎過客◎
-----游奇龍畫廊有感
輕煙淡,鎖江頭,
駕孤舟,
沉醉水鄉夢境、任漂流。
研濃墨,塵慮息,
樂悠悠,
共語清秋佳色、伴良儔。
註: 7月15日,旅美名作家陳葆珍、香港詩人冬夢偕本地文友拜訪奇龍畫廊,得蒙畫家李克柔先生盛情款待,磨墨揮毫,泛舟同奈河,賓主盡興,填詞以紀之。
圖片:《湄江吟社》一眾詩詞名家歡宴葆珍大姐合照留念
(後排右二乃同仁過客)
(2)
站近你 ◎黎冠文◎
尋聲覓句時
看見你
我聽到詩在呼喚
跟著你
我聽到詩在呼吸
接近你
我聞到詩的香氣
從人海
走進詩海
我被迷醉了
醉在你的
詩堆裡
詩堆裡躺臥
我又走向
盛唐
*尋聲聯歡晚上,葆珍大姐雅興,吟唱《無題》一詩,有感而記之*
圖片:同仁黎冠文書法題字〝逸趣〞贈葆珍大姐
(3)
調寄 憶江南 葆珍大姐席上吟詩有感
◎駱文良◎
把酒祝
尋聲喜相逢
誦吟商隱《無題》詩
餘音高雅意更濃
滿座掌聲中
2007年11月14日,站長冬夢偕陳葆珍大姐,在胡市跟尋聲同仁見面歡聚,座上大姐雅興,即席吟唱,有感而記。
圖片:冬夢與同仁駱文良兄(右)惺惺相惜合照
(4)
詩藥 ◎林小東◎
---詩贈葆珍大姐
如果說
詩可以當藥
治療百病
那您,一首長長的詩
不會苦澀的良藥
詩中
有綠葉嬌花
雖曾飄泊但嚮往自由自在的浮萍
還有
教我豁然開朗的
是愛,也是寬容
圖片:與同仁林小東(右)合照
(5)
(A)雁過 (外二首) ◎冬夢◎
----記葆珍大姐胡市《尋聲》之旅
一行雁過
深了深了
千句不歇的留聲
難以測度難以抗拒
詩心的血熱
遽然颷升
圖片:葆珍大姐新著:《雁過留聲》
披衣
紐約太寒
胡志明市正好避冷
風凉該披衣
熾熱的
詩情
燙貼而暖
圖片:喜上眉梢鼓掌的葆珍大姐凝神聽小寒、佩詩朗誦自己的作品
與《尋聲》年青同仁共勉
孤浪難捲
重重的脚印
歡呼大海
隔岸
我
喜見白雲青天
圖片:與《尋聲》同仁小虎(右起)、曉雪、小寒合照
(B)記胡志明市李克柔畫家《奇龍美術館》有見
荷池留影
一池荷羞
流盼的眼波輕輕漾開
綽約的美人我想不必看了
我寧選詩人大姐荷池的英姿
儍瓜數碼相機的鏡頭下
正正是我最佳的答案
圖片:葆珍大姐於《奇龍美術館》荷池留照
蘭花龜靈膏
一隻靈龜
千里的詩路
幾多的年月方可走遍
一朶蘭花的香氣
至少可飽我
轆轆饑腸
圖片:葆珍大姐喜愛的食物:蘭花龜靈膏
緣石不點頭
随緣而來
果真
有緣遇上
緣去何妨
我揮手你為何不點頭
緣合再來
圖片:有緣的話,葆珍大姐跟我一定會再來看你!
現代名畫
議論紛紛
我們
站在一幅現代的名畫下
抽象的看法
有人說是情侶纏綿
有人說星夜告別
我獨排眾議
說是車站相送
李克柔畫家的解說未能釋我疑團
現代畫是待價而沽的看好市場
我們的現代詩呢
只好無言怏怏而離開
圖片:待價而沽的現代畫VS待沽而價的現代詩
(6)
這個緣得來不易 ◎鄧佩詩◎
人生存於社會總會隨波逐流,如果不想這麼快被淘汰,便要不斷去豐富自己、增直自己。以你畢生的精力去開拓一條新的思路,把握日常生活每一個要點去提升自己,必須建立我們對社會一年比一年進步所留下的種種印證,所以,我選擇寫作。
我熱愛寫作,一如熱愛生命。這一點我是在葆珍大姐身上所體會出來的。
和葆珍大姐相遇,可說是有緣千里能相會,這個緣也真的得來不易。
葆珍大姐非常友善,雖然和她接觸的機會不多,但足己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給我,大姐對文學界的熱誠,令我萬分敬佩,也深深感動著我,我們一眾《尋聲》的年青同仁都很敬重她,或者這樣說,很崇拜她。大姐對文學無盡無私的貢獻,有助長社會對文學重新的認知,也培育了未來無數的文學棟樑,跟葆珍大姐相處期間,她不斷指導我們創作技巧,不斷灌輸我們文學乳汁,這種偉大的精神實在可貴可敬。
葆珍大姐待人真摯,扶掖後學不遺餘力,她贈書我們,希望可以跟大家共享她一生中經歷的酸甜苦辣而感受出來的人生哲學,可想其精華不是在於它的味道,而是過程醖釀的種種甘苦,越是細心品嚐,越覺得回味無窮,十分珍貴。我非常感激大姐贈書給我,好讓我在她的作品中找尋到人生多元化的寶庫。
在此,我謹祝葆珍大姐開心快樂、身體健康。在文學的領域裡,再闖高峰。
圖片:與《尋聲》另一顆新彗星佩詩(右)合照
圖片:佩詩聚精會神朗誦葆珍大姐的作品。
(7)
《尋聲》大家庭中的可敬 “大姐”
◎亦凡◎
在探訪奇龍畫苑的歸途上,我有幸當陳葆珍大詩家-大作家的鄰座,陳前輩平易近人的風格,對文學藝術創作的造詣、執著與熱忱,完完全全地感染了我。
陳前輩是《尋聲詩社》創辦人冬夢兄的誼姐,但當天同行的尋聲詩友們無論年長或年幼都跟著暱稱陳前輩一聲 “大姐” ,先別誤會我們 “沒大沒小”或 “尊卑不分”,因為“大姐”確實和同行的每一個人都談得來,一點架子也沒有,更完全消除了年幼輩之前對 “代溝、隔閡”的顧慮。
“與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聽 “大姐”娓娓道來,她的親身經歷,發生過的故事引人入勝;她的生活觀點,立場鮮明不落俗套;她的文學造詣,對創作的力求完美;她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任何一個優點都值得我們晚輩好好學習。
在世界各地的文壇及刊物中,陳葆珍女士是讀者心目中敬重的大詩家-大作家,但在前輩訪越胡市的匆匆幾天中,她確實成了我們尋聲大家庭中一位可親可敬的“大姐”。
這份奇妙的感覺讓我們與有榮焉!
圖片:同仁亦凡(右)葆珍大姐於《奇龍美術館》合照
(8)
這夜 , 日記裡又多了一個你 ◎陳小虎◎
11月16 日 , 11點 , 風很微 , 星很稀 , 回家一路上 , 夜很 “平淡” , 却有着一種平凡的 “美” .
陳葆珍老師----明天就要起程回到美國去了 ? 或者 , 又會前往這個地球的某一處我無法著眼的地方 . “ 今晚7點 , 要開會 , 一定要來 !” 很輕易 , 我上了小寒的當 , 到了冬夢哥住的旅店 , 忘了是怎麼傻傻上當 , 才發現陳老師---並不見我想像中的那把年齡 --- 七十多嵗的顏容 , 白髪却没有模糊的一個平凡的風彩 ……於是 , 本想學冬夢哥喊一聲 “ 陳大姐” 的聲音便卡在喉里 , 口口聲聲一個不敢逾越的尊敬地稱 : 陳老師 . 侭管這晚與老師相談相觸少之又少 .
初次見面的陌生 , 又偏偏相隔在您---老師的粵語和我的華語之間 , 我不曾在老師和冬夢哥們的說話裡 , 插上一字半句我的聲音 . 然而 , 陳老師的眼瞳裡總會漏出的一種平凡的美 , 直至冬夢哥直言 : 一般的女孩 , 在您眼里都是美女 . 微笑之間 , 才發現周圍 , 很多事物都並不是那么丑陋 , 毕竟 , 灰 ---這一色 , 有黑有白融在其中 , 它應該有值得看好的一面 !
於是 “會” 散以後 , 回家一路上 , 風很微 , 星很稀 , 夜很平淡 , 在我眼裡却開始有了一種平凡的 “ 美” . 就像星星 , 掛得很高 , 不需要一定很燦爛 , 却很美麗 . 就像陳葆珍老師 , 人很 “ 高” , 却就有着一種很平易近人的美 ……
於是 , 這夜里又有了一種不一樣的美 , 因為我己悄悄將您寫在日記裡。 .
圖片:替葆珍大姐餞別之夜,後排右五乃同仁小虎
(9)
知音 ◎李偉賢◎
──與美國詩詞名家陳葆珍大姐相聚有感
時空
阻隔不了半個地球以外的天籟之音
歷史的緣份
安排今夕相見
詩詞歌賦如雪紛飛
憶起伯牙斷琴
餘音絕響千載不遇
《漱玉詞》八百春秋空對月
恍然而過
今夜遺韻再現
縱使子期難覓
我心
悠悠獨醉
在那朗朗聲中
圖片:同仁李偉賢(右)與葆珍大姐合照
(10)
鍾靈感言 ◎鍾靈◎
在网上拜讀陳葆珍老師的文章,常為她的流暢文筆,感人內容,而心存傾慕!
間中也曾在老師的文章上留言,大膽寫下一點心語,每次都獲老師不吝回應指導.因此,自我懂得上网,就對這位陳葆珍老師的大名毫不陌生.
當站長冬夢來信說“十一月十三日,陳葆珍老師將到訪越南,通知大家的時間飯聚.心中卻又忐忑,暗忖這麼有名氣的文人,是否帶有大架子,難以親近???
會晤陳葆珍老師,會晤了一份溫婉儒雅!葆珍老師沒因名頭響亮,而端起驕人的架子.對我們這些文壇幼苗,她如一位慈祥的園丁,態度是呵護及憐惜。
認識陳葆珍老師是一份難得緣份,她多像一位自遠方歸來的大姐姐,大家歡聚一堂.融洽親切,彷如一家人!
祝願:老師身體健康
給我們寫更多的好文章
圖片:葆珍大姐與《尋聲》幾位女詩人合照
左起:小寒、葆珍大姐、亦凡(中)、鍾靈、曉雪
(11)
奇龍藝苑,尋覓詩聲 ◎文錦寧◎
從中國移居到美國的美籍華裔女作家、詩詞家陳葆珍女士對於在越南華人文學界來說,不會是陌生的,因為在報章的文藝園地上和詩刊、多位文友都拜讀過她的精心作品。只是一直神交,未曾會面而已。
這次適逢香港冬夢詩友相約,身為冬夢詩友誼姐的陳葆珍女士也一同蒞越,探望《尋聲》的同仁。我們大部份同仁以及《湄江吟社》的詩詞名家有幸得此良機,與陳葆珍女士聚會言歡。同時,並因藝人村的“奇龍藝苑”主人之邀,組團前往造訪胡志明市著名油墨畫家李克柔先生。
十一月十五日早上九時啟程。一團共十二人:陳葆珍、冬夢、黎冠文、鍾靈、亦凡、駱文良、余問耕、過客、小寒、曉雪、林小東和筆者。
一路上,車廂內不斷湧現大家談風笑雨的詩聲。陳葆珍女士不愧為為詩家風範,其人溫文爾雅,毫無架子表現,對所有在場的文友一視同仁,故各人都以“阿姐”對她稱呼。至於香港詩人冬夢,一直對在越南新一批後起之秀的詩人,關懷備至,全心扶持他們在新詩寫作的道路上,邁步前進,真是不遺餘力。這次偕同陳葆珍大姐回越,互相交流,創作心得,更不再話下。
十時卅分,遊歷車抵達“奇龍藝苑”門前,即見李克柔畫家笑容可掬出來伸手迎接,頗令大家有賓至如歸之感。
隨著接迎,大夥兒徒步進入藝苑畫廊參觀。首先吸引各人視線的是一座座雕刻像;大多是屬於高山民族的婦女伴著兒童,形象栩栩如生,表情透爍,使人嘆為觀止。
轉入陳列油畫、抽象畫之處,有一幅畫頗為特別;這幅畫邊呈迴旋灰白筆跡,朦朧中隱現一個心型,畫中間一抺抺淡青色,似是簇簇樹葉形影,下面彷彿有一個人站著,畫的右邊中央似是散佈著點點水珠的光彩……。參觀者中,有人對這幅畫的含意是:一對情人的盟誓。有人感覺它浮現出詩意:前塵如夢。有人直覺的好像坐在火車頭,從玻璃窗望出去透視的遠景……等等。可惜這幅抽象畫沒有命題,為了欲知究竟作者寫此畫蘊藏何意,詩人冬夢立即請教李克柔畫家。
李畫家侃侃剖釋相告:“我畫這幅畫時,是憑一時靈感的觸覺,畫完後並無打算給它命題。其實,一個畫家作畫,像一個植樹的人,種下的樹將來開花結果,讓所有賞識的人隨意試味,每個人當然有不同的感覺是難免的。畫的命題或不命題,對參觀者來說不會很重要。有時無命題的畫,讓參觀者隨意想像它的含意,每人悟出一意一景,反而滙集更多的意趣,讓這幅畫生色無窮,可能會表現出這是作者的一種創新成功手法……。”
衆人聽後,恍然大悟地感到:原來所謂抽象畫的含蓄作法是會產生那麼奧妙的神韻!
詩人冬夢打趣說 : “ 那麼,詩人寫出的現代詩 , 不妨像畫抽象畫那麼含蓄 , 不再執著讀者懂不懂看 ; 都讓讀者自己領略好了。”
此言一出,立即逗得大家哄出了一陣哈哈歡笑聲。
接著,我們先後在擺設群猪塑像、金龜像、金雞像、小小紅睡蓮池塘邊…… 等處,大家互相爭取攝獵鏡頭,俾能將霎眼瞬間的光景,留下永恆難忘的影像 。 當然,在這個充滿畫意詩情的地方,不難觸發詩人的靈感。其實這次應約探訪奇龍藝苑,大家都本著一股濃厚的興趣心情 ,來一番尋覓詩聲的 ! 只參觀至此 ,就聽到詩人冬夢愉快地宣佈 : “ 我已掌握到三首詩的題材 ……” 他寫作詩的急才,於此可見一斑 。
中午時分,李克柔畫家盛意地請我們就坐進食午膳 。擺開雖非珍饈百味 , 但我們吃來别有一番家鄉風味。進食期間,賓主有說有笑,使各人留下深刻印象。李畫家還鄭重讓我們嘗試香醇的果子酒和特製的蘭花龜靈膏,令我們品嘗到難得的絕佳滋味 。
膳後小休一會兒,詩人冬夢提議黎冠文詩人揮毫題字贈給陳葆珍女士,一幅《逸趣》書法陳女士像如獲至寳,喜出望外般捧著,頻頻含笑道謝 。
下午三時許,李克柔畫家又引領我們乘車逕赴 “金蠍子” 區域,這裡周圍將來可會開發成為旅遊區。李畫家在這裡也購置一幅地,我們乘車到了渡頭,來到他購置的地方,原來是農家轉讓給他的好大片農地。周圍種植多種樹木和果樹。李畫家讓大家更為盡歡,叫喚工人開動一艘小型遊艇,讓有興趣遊船河的文友登艇,然後 , 環遊附近河面一遭,瀏覽岸邊青葱美景,陣陣河風吹拂教各人心曠神怡 !……這一個最後的探訪章程,倒是令各人樂不思蜀呢 !
夕陽西斜之際,我們一行十二人,依依不捨告別奇龍藝苑主人,把一帖帖尋覓到的詩聲,放進車厢內,化作一陣陣春風,吹拂在大家的心湖上,粼粼蕩漾圈圈歡欣的漣漪!……
圖片:《尋聲》同仁於《奇龍美術館》留念,後右
第四位乃詩人文錦寧
(12)
一见如故 ◎杨迪生◎
陈葆珍,久已闻其名的美国华人作家在今年深秋时分终于可以零距离与她接触。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慈祥和蔼、平易近人,让我们这些晚辈很快成为她的“朋友”。
初次接触陈葆珍,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按年龄,她应该可以当我祖母。然,她却是冬梦叔的谊姐,论辈份我应该称她为姑妈,但由于冬梦叔要我们这群晚辈和他一样称她为大姐,所以我也只好勉为其难称她为“陈大姐”了。
这次,真正与大姐接触的时间如果把我和她的两次见面算在一起也不超过五个小时,但真正和她交谈的也就不到半个小时。虽然首次见面,但我对大姐的那份感情此前已经产生了。皆因大姐的名气,我很早就从网上看到她的作品,尤其是散文集《雁过留声》,里面的“中国篇”很多篇是写关于她当年在广西南宁求学、教书时期的回忆,更多的是她对恩师——中国著名教授贺祥麟的那份念念不忘的情怀。读着这一篇篇真情流露的文章,使我这个曾经在南宁留过学的越南学生无不感同身受。大姐可以说是半个南宁人,她的上半生是在南宁这个充满人情味的中国南疆城市成长的,南宁留给她许多回忆,那里现在还有她的恩师、有她的同学、有她的朋友……同样地,在南宁,我也拥有这一切。所以,我们在初次接触时却有一见如故之感,大姐仍然保持着南宁人的亲切、好客、朴实的传统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交谈时,大姐告诉我,她这次离开越南后马上到南宁去看望贺祥麟恩师。很巧合,两天后我也要到南宁出差,那时候我也会抽空去看望我的老师……就这样,我们这两个“半个南宁人”为这个巧合而高兴不已,南宁的话题也就成了当天我们二人聊天的话题。
大姐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尽管已届古稀之年,可大姐的思想一点也不保守,她与我们这些后辈拉家常时无所不谈,其中包括“男女感情”的话题。“像你们这个年纪的青年,要是不谈恋爱可小心‘变态’呢!”这是大姐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可想大姐是个与时并进的长者哦!
我们和大姐本来是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但在《寻声》网站的桥梁上我们相遇了,让我们这群越华文学晚辈增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有了一个望向世界华文文学的窗口。感谢《寻声》,感谢冬梦叔的穿针引线……
圖片:杨迪生向陈葆珍赠送他与中国广西同学合著的散文集《我们走得很近很近》
(13)
越式擁抱 (外五首) ◎小寒◎
◆詩贈我敬愛的葆珍大姐◆
美式的見面禮
不習慣
港式的見面禮
未嘗試
還是越式的見面禮
最好
跟天氣一樣
溫暖熱情
花與詩
第一次
竟然是
我代表花
送給你
一束繽紛的
詩
宣言
I LOVE YOU
您一定聽得懂
EM YÊU CHỊ
您肯定不明白
註:越南語:“妹愛姐”
離愁 (一)
非關風 非關雨
只因
風雨使人想起難捨
非關海 非關浪
只因
海浪令人想起難離
非關煙 非關霧
只因
今天一別已是日後
漸漸糢糊的
一個記憶?
離愁 (二)
我留在這兒
船走了
心浪仍在橋頭
重重拍岸
離愁 (三)
來不及跟樹吻別
葉子
順手帶走千縷
深秋的
思念
同仁小寒(左)與她教愛的葆珍大姐合照
(14)
敬贈 陳葆珍大姐 ◎余問耕◎
神交網絡結詩緣,
幸會南疆倍樂焉。
喜獲贈書寬眼界,
得聆教益潤心田。
敲詩遲暮情不老,
奮筆餘生志更堅!
吾道不孤齊勉力,
華文文學共綿延。
丁亥孟冬書於堤城
圖片:同仁余問耕(左)與葆珍大姐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