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珍
       (現居美國)
更多>>>   
陳葆珍◎紐約封城

紐約封城    陳葆珍



前幾天,早在天氣預報中提及“朱諾”(JUNO)風暴將於1月25-26日襲擊美國東北部,說這是“世紀大風暴”,甚至還說雪會下到2英尺高,要民眾做好準備。他們通過網上刊登許多幫助民眾求生的知識,如急救包裡要準備什麼東西,如何備糧備水,記好緊急安置的求救電話號碼等等。

25日晨,雪如期而至,點點飄花當空舞。中午,雪花已變成雪點,後來又變成了雪條。從淅淅瑟瑟聲轉成滴滴嗒嗒聲。伴隨著像狼嚎虎嘯的風聲讓空間驟時增添了寒意,氣溫著實下降了。在窗前稍站一會,雖然腳下就是暖氣管道,但扶著窗的雙手已感到肌肉被凍得有點變硬的感覺。趕緊喝杯熱開水馬上做操才回過神來。到了下午四五點鐘,雪越來越大,已無法看到對面的房子了。這時,寒氣加重,馬上按網上的指示,用紙板擋住窗口的縫隙,減少冷空氣入侵。

市政府要所有上班的人提前下班,街上等車的人排長龍。政府有令:若計程車在這時漲價,乘客要打311電話舉報。

25日中午,電台發出紐約州州長禁令:一,旅遊禁令﹔二,25日晚11時開始封路。一切公共交通停止,除應急車外民眾不准擅自駕車上路,若違反,罰款300--500美元甚至被逮捕。

地上交通如此,天上的,那就不用說了。全美取消8000航班,紐約就佔了一半。

每次遇到這樣的突發事件,民眾都在電視台上看到市府官員的新聞發布會,以此了解災情的發展和政府的措施。他們說派了2400清潔工人12小時輪班待命﹔7000名國民警衛隊員掃雪﹔500輛撒鹽車與1800輛鏟雪車﹔救護車比平時多增40%。市府啟動的“嚴寒緊急程序”中有一條,若發現無家可歸的人要報警,以便把他們送進收容所。

有些做法我們事後才知道的,原來新澤西最大的能源公司PSE & G派600名管線工16小時輪班倒,隨時待命。600名合同工監視樹木。記得在2012年大風雪時,紐約有一位局長要這些工人幫他清理自家門前的樹木而被革職。這一次,沒聽說有類似的事發生。

27日早上起來,天只飄著零星的雪霧。7時半,封路禁令解除,大都會運輸署官員宣布上午9時恢復交通。大約十點鐘,天放晴了。這次所下的雪比預計的少了一半,原來,“朱諾”(JUNO)風暴中心本來要經紐約州,誰知,臨近東海岸,風向一轉,其中心在海上穿過,紐約州只是擦邊而過,算是對紐約人給足了面子。聽說這風暴的中心到了緬州。我有個學生在那兒來短訊說積雪很深。國家氣象局HOLlY 地區分局負責人為此事兩次公開道歉,說:“我們的預報不夠準確”。對此民眾反應不一,一是認為政府小題大作﹔一是還能諒解,寧願事情往壞處想多些,準備周密些,好過想得不周到。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不怕一萬,最怕萬一”。紐約州州長說雖然政府為這增加了許多開支,但保住老百姓的命至關重要。他還說今後紐約州要建自己的先進周密的氣象局。顯然,他對國家氣象局紐約分局的工作不滿意。這是一個難題,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這個“不測”,還是不時會存在的。

從這次紐約面對風暴的措施看,民眾還是基本肯定的。一旦下禁令,老百姓稍有違法,他們就嚴厲執法。這一點我吃過苦頭。以前,不懂美國的法例如此繁瑣,趕著上班就讓門前行人道的垃圾等下班時再掃,誰知,晚上回來就在門口有張罰單。後來上民事法庭申辯,還得罰50美元。原來家門前的人行道的衛生(包括積雪),都由屋主負責清理。我說,難道我一天守住屋前不上班麼?法官不容分說,照罰不誤。這樣,害得我每天第一時間趕緊掃街。後來,搬往較好的社區,20多年來人行道基本上沒有人亂扔垃圾,才免後顧之憂。

難怪這裡的人,一見禁令就不得不從。有些外來人有所不知,如在華盛頓的遊客,在傑斐遜總統陵園跳舞,警員指著旁邊寫明不准在陵園內進行娛樂活動的告示牌制止,不聽,跳舞的人還增多幾個。後來,他們都被戴上手銬帶走了。他們還大聲叫“這就是美國。”是的,這就是美國。這裡的法令小到公共場所的告示牌的規定,不得不從。

這次風暴,民眾能安全度過,官民配合很重要。看來,紐約應急的管理措施,關鍵在有法保障,而執法又很嚴,這才會在上百萬人的跨年夜慶典108年未出過重大事故,歷來風暴大致上能平安度過。

二零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夜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