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懷 ■陳葆珍
●9.11紀念館外景
---“9.11”紀念館參觀記
8月10日,我和外子參觀“9.11”紀念館。
從E車終點站上來,剛一走到街上,馬上被舉著照相機的人群擋住去路,他們都往天上拍照。我好奇地也往上望,一道耀眼的白光把我的眼刺激得無法睜開,只有低著頭往樹蔭處再往上看。原來那是新的世貿大廈因用特殊材料構建而反射日光所發出的光芒。白光裡,依稀看見當年9.11這天從大樓上跳下的那兩個身影,不禁打了一個寒噤。
稍定了一下神,我轉過頭來看,原來那是一座教堂。這教堂就在世貿大廈附近,可9.11那天毫髮無損,信徒肯定會說這是上帝保佑了。9.11後,我來過這裡,這裡的鐵欄杆外,擺滿了鮮花,還有不少逝者的照片和寫滿祈禱的布條。
我們往當年9.11祭祀現場走去,這裡已開闢成一個廣場,有兩個很大的祭祀池,池的內壁有狀如瀑布的水不停地流下。池的外壁皆由一塊塊巨型的灰黑色的石版鑲成。上面刻滿了罹難者的名字。這兩個祭祀池中間就是那座新的世貿大廈。其周圍是用一塊塊灰色石磚砌好的平地,上面整齊地種著已長到三四米高的樹,樹下安放著面積一樣的灰色大石頭,供人在上面歇歇腳。我在想,為什麼這裡以灰作底色,可能是增添它的沉重氣氛。它畢竟是9.11災難現場啊!當年這裡的天空,幾至半個月都是灰色的。那時,天幕已被經久不散的因爆炸而放出的煙霧遮住了。
外子指著一幢與地面傾斜約30度的建築物說:“這多像當年大樓倒塌的狀況。”據說那時大樓搖晃的跨度有2英尺之多。
我們往這幢樓走去,門前排著很長的隊伍,是等著購票進內的。好不容易輪到我們了,老人票從普通票24元減至18元一張,票面上規定了進場的時間。可能以此來控制客流量。
原來這是9.11紀念館,一說它的全稱叫做“9.11國家紀念博物館”。紀念館設在原南樓的舊址向下的四層內,以前它也是有這樣向下伸延的四層的。南樓是原世貿中心兩棟(南北樓)大廈中之一。
當年9.11上午8點46分40秒,被劫持的一架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美洲航空公司第11號航班波音767飛機,撞世貿大廈北樓高處。北樓在離頂樓20層的地方冒出濃煙,接著發生巨大爆炸,機上有乘客及機組人員共92人。該樓在當日上午10時28分25秒倒塌。
而南樓,在當年9.11上午9時3分11秒,遭被劫持的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聯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波音767客機撞擊,機上有65人。該樓在當日上午9時59分倒塌。
南樓被撞的時間比北樓遲,但倒得比北樓快。這意味著該樓人們逃生的時間比北樓的少。念及這些,免不了一陣唏噓。
走近它,看著那一個個關閉著的窗戶,那當年經電視現場播送的畫面一直揮之不去,就是那向窗外揮著白布的手和那雙將死而未死的驚恐絕望的眼。
我神情肅穆地走進這紀念館,對外子說:“這裡面會有許多冤魂,甚至可能還有殘留的遺骨。”我的心在怦怦地跳,不敢也不忍往下踩,生怕踩著那不死的冤魂。
果然,被我猜中了。我們乘電梯下到最底層,這是紀念館最主要的部分。赫然發現有一堵牆,牆上掛著這樣的告示牌:
“Reposed behind this wall are the remains of many who perished a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site on September 11, 2001 ”
外子把它譯為:“這堵牆外面存放著世界貿易中心2001‘9.11’ 罹難者遺骸的碎片。”
顯然,那些殘肢不是在室外的空地而是在這棟樓的裡面。
在譯文中,“碎片”是我加上去的,英文這段話對此沒有明示。但鑒於我在9.11後收集的資料中有記錄:“在廢墟中找到的人體殘塊共19,858件。能被親屬確認的遺體或部分軀體只有1,120人,其中291名能保持全屍,大約1150名的遺體下落不明。有些遺骸碎粒被夾在垃圾運到史泰登島垃圾場後經再度清理時才發現。直至2006年10月第三周,電力工人在世貿大廈原址一地道入口處被死人骨絆倒。”故此,加上“碎片”一詞是有根據的。
我注視著這個告示牌,想著這堵牆的外面,那裡存放的是無法辨明身分的殘肢,心裡一陣陣揪緊甚至有點毛骨悚然。這裡的地基,是原南樓的地基,裡面還有一條十多級的原來的石梯。想起9.11那天多少人在逃生時在這石級上走過,看著牆壁四周掛滿的罹難者的照片,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在眼前晃著,這只是他們留給世上的一霎那最輝煌的印記。而在照片的背後,卻是一具具僵硬的遺體甚至是碎片!他們絕大多數是青壯年,不少是社會精英,誰會想到生命卻毀於一旦。想著想著,忽然,瞧見當中一個幾歲大的女孩的遺照,可能是那天到這幢樓參觀的遊客。唉!還向著我笑呢,多可憐!
一個個玻璃櫃裡擺著罹難者的遺物,那兒有一頂灰色的帽、一隻藍色的球鞋、一件鮮紅的風衣以及死者生前的其他用品。我在猜想這些遺物的主人是誰,或者他們就在那堵牆外瞧著我呢。那輛紅色的摩托車,據說是它的主人準備拿去修理的,誰知人比車的命還短。家屬不忍看此傷心物,就把它捐獻了。
除了死者貼身的遺物外,這裡還擺滿了世貿大廈自己的遺物。那座大樓的發電機,已被燒得面目全非。還有一些鋼材,被毀得像一個扭曲的十字架。那輛毀壞了的消防車和那頂逝者的頭盔,足以紀念為救災而犧牲的消防隊隊員。他們犧牲慘重,當人們紛紛往下撤時他們卻頭戴鋼盔防護面罩,手持消防工具及氧氣瓶往上衝。在近三千個罹難者中消防員佔343名,其中有60名不是當班的,他們聽到發生災難後自願趕赴救援的。
在這些自願救災的人中,有後來被紐約州州長柏德基譽之為“美國人的真正的英雄”、中國稱之為“世貿災場的國際英雄”的曾喆(華裔)。作為一個義務的業餘急救員,本來已買好機票在第二天到舊金山出差的,卻毅然衝進 9.11災難的零點距離的現場。他為救人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的生命。他媽媽是我的朋友,我對他有過多的牽掛。這時,我試圖在掛滿罹難者照片的牆上尋找他,可這大海撈針式的搜索,以失敗告終。
牆壁上掛著一面並不潔淨的美國國旗,這面旗我十分眼熟,那是9.11後一直掛在面對災難現場的大樓牆壁上約有二十幾層高的美國國旗。後來它在美國許多個州巡回展覽。本來還有一個原世貿大廈前面象徵著商機的巨型地球儀的,這龐然大物早被移到與自由女神遙相呼應的炮台公園的入口處。
這紀念館還有電影看,是講述新的世貿大廈興建過程的。有一個暗室,裡面的銀幕正在播放著每一位罹難者的照片和生平簡介。
這南樓,多災多難。1993年2月26日發生過爆炸。四層地下建築被炸穿一個30 米寬的洞,死6人、傷一千多人。可以說,它自1993年起,就成了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現在的南樓,再不像以前那樣有110層、高411米(1350英尺)了。沒有了高聳入雲的氣概,有的是向地面傾斜的,依賴地氣生存的本色,顯得樸實、莊重甚至有點悲壯,讓人們望著它,心裡總是沉甸甸的。總忘不了它瀝血的那一段。
●祭池
無限悲情湧上心頭,我深情地向它一瞥,看看夕陽西下,已無法登上新的世貿大廈,況且那等著購票進館的隊伍長得令人生畏,我只有改日再來。
回家時,那E車總站的牆壁上9.11之前就繪有的兩隻眼,在瞪著我,使我又想起那塊告示牌上的文字,似感到這雙眼屬於那堵牆外面的逝者,因為他們絕大多數是乘E車上班的。我對外子說:“在9.11後四天的《星島日報》,曾登過我一篇文章,那是我根據市長的話而定的題目:《給我6000個屍袋 》,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這紐約人引以為榮的姐妹樓(紐約人對世貿大廈的昵稱),遙對著自由女神銅像,瞬間變成粉末!人們無法接受這慘痛的現實:這兩幢美麗的大廈,一下子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墳墓!’現在有殘骸的碎粒在這紀念館的底層,真的是個墳墓啦。”
那震撼心靈的那個黑色告示牌上的英文字,揮之不去。似乎有一種聲音從冥界傳來,又像是那堵牆之外傳來,它伴隨著列車的“喀嚓喀嚓”聲,這有節奏的聲響,刺激我的腦神經,一些詩句就這樣跳出來,我把它取名為《牆外之聲》:
一壁隔開生死路 粉身碎骨已無形
耳邊靜候親人步 牆內猶聽墓志銘
歲月光華金不換 黃泉陰冷目難瞑
故園難返空留恨 獨自飄搖何處停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