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珍
       (現居美國)
更多>>>   
陳葆珍◎看Football


看Football          ◎陳葆珍◎

即使在日圖三餐、夜求一宿的日子裏,遇名歌劇與精彩的球賽,儘管一日勞動所得,還買不到林肯劇場一張票;哪怕勞累了一天,我仍會抽空去看。

但有一種是26年來無法引起我興趣的,那就是Football(橄欖球)。可今年2月3日,紐約人對Football的强烈反應,不知不覺地把我和球迷的距離拉近了。

“有什麼好看的,十幾個大男人像小孩那樣,跌在一堆、摟作一團。既用手為什麼又叫Football。”這是我對Football的成見。

美國人對它的狂熱,似乎在說我把它小看了。我不得不探個究竟。傳說Football始於1823年,英國一位名叫William Webb Ellis的中學生在足球賽中因比分落後,急中違規,抱球衝入對方球門。人們一陣譁然之後對此打法有悟性。後來雖驗證此乃傳說,然該生的名字已刻在Football獎盃上。那Rugby World Cup獎盃名稱就叫做Webb Ellis。

人們讓Football的規則不斷完善。自十九世紀末傳到美國後,深得美國人喜愛,稱之為國球。人們把決賽那天,當非正式國慶日看待。

今年,橄欖球超級碗冠軍賽(Super Bowl),更非同凡響。以前決賽要打17 場,自今年開始改為19場。打17 場時,僅有一支從沒輸過的美國冠軍隊。今年那新英格蘭愛國者隊,若能戰勝紐約巨人隊,將是破4 2 年美國紀錄的19 場不輸的冠軍隊。

為了公平競爭,特意選擇不屬雙方所在地--美國南部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旁的鳳凰城大學體育場,進行決賽。

自然雙方都有自己的球迷。這已影響到平民的日常生活。如一對白人夫妻分別支持不同的球隊,其子女亦如此。女主人在丈夫支持的球隊贏了的情况下,會發脾氣甚至罷工,那一日三餐就沒著落啦。若問其子女支持哪一隊,肯定說:“媽咪的主張就是自己的意見。”

我女兒的上司A君為了看這場決賽,甘願開三個多鐘頭的車往波士頓,與幾個朋友一起觀看。

有人提醒他:“你買這兩個藍氣球,千萬不要讓人看見。”

據說那藍氣球是代表紐約巨人隊的。商家們早就瞅准這一商機。

A君趕緊用一個黑色垃圾袋裹住氣球。

到波士頓朋友家,女主人拉長了臉迎接他。原來在場的都支持愛國者隊的。他拿兩個藍氣球步入廳內,人們側目而視。這情景不亞于《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入威虎山。

球賽開始,紐約隊鋒芒未露。A君給對方喝倒彩。這自然引起人們圍攻,有人用針刺破他一個氣球。

上半場比賽,愛國者隊以7:3比分領先結束。A君朋友個個趾高氣揚,A君仍在為巨人隊叫好。不久,巨人隊將比分改寫成10:7,愛國者隊又反超成14:10。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可比賽只剩下3分鐘。

這時,在紐約的我們起初只是湊熱鬧看看的,現在也提起精神來了。女兒本是為瞭解這黃金時間美國賣廣告的情況,此刻她遠離電視機說:“太緊張了,不敢看!”

在波士頓那邊,A君感到紐約的巨人隊可能會贏,先前還與朋友爭論的他變得不敢說話了。他的朋友發現愛國者隊可能會輸,一氣之下把他帶來的另一個氣球燒了。

在決賽還有34秒時,巨人隊居然以17:14比分反敗為勝。紐約贏了!

“快來看,两百磅的大男人哭了。”女兒對著電視機叫道。

“眼淚不會因體重而有所不同。男兒有淚不輕彈。”

“只是未到傷心處。”女兒尚能接著我的話說,我竊喜。她喝的墨水,國產的不多。

“這也難怪,18場都未輸過,這未免有點功虧一簣。”

這天過後,外孫問我支持哪邊的球隊。我說紐約的巨人隊。

“外婆,您不應穿這件衣服。”

我愕然。女兒在旁邊釋疑:“你衣服上的隊徽是愛國者球隊的。”

“管他什麼隊,照穿就是。”

“我同事買了一件有冠軍球隊隊徽的名牌衣服給她的兒子。那孩子硬是不穿,說這球隊昨天剛輸了。我同事說這衣服很值錢,他還是不穿。孩子的爹這樣說: ‘不穿也吧,兒子不肯輸的意氣最值錢。”

雖然,這紐約文化於我這古稀動物而言,可以不認同,然而,入鄉隨俗,也是中國文化特點之一。我不敢穿這樣的衣服去觀看2 月5日盛典。這盛典在紐約煞有介事的,可不,政府為此而特意發通知給每一位職員呢。

是日上午,紐約以歡迎英雄歸來的盛典歡迎巨人隊。選擇紐約黃金地段(金融區的City Hall 和Broadway)為遊行地段。

清晨,人們冒著寒風築起一堵密密實實的人牆。將近十一時,由警車、儀仗隊、樂隊、舞蹈隊開路,巨人隊球員站在開篷的車上,向兩旁民眾揮手致意。民眾向球員扔自己的帽子、衣服,他們接過來簽了名又扔回去,這自然引起一片歡呼聲。

這時天上飄滿和地上堆積的紙屑、紙條,讓我驟然想起911。那天也是星期二,也是這樣的時辰,這City Hall 和Broadway,天上飄的地上積的也是紙屑。可那天紐約刹時變成死城。而今天,卻充滿歡聲笑語。

我似乎听到舞动纸屑的寒风在呼啸:“復活了,紐約。你是以巨人隊那樣的精神轉敗為勝的!”
              
2008年2 月10 日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