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珍
       (現居美國)
更多>>>   
陳葆珍◎這樣的 Interview

這樣的  Interview   ◎陳葆珍◎

——在紐約的一次電話訪談

縱觀世情讓我和老伴不得不像廣州俗語所說的“顧住最後幾年”,爲一生最糊塗最令人頭痛的時刻精心安排。

在美國最舒服的人有兩種:窮人和富人。富人的日子大可揮金如土,人信;窮人可安居,不信。

信不信由你。美國有多種形式的救濟,這自然有領救濟的標準,申請條件靠入息和銀行存款而定。一旦得批准,終生受益,益連旁系。(如有些糧食券或救濟品自己用不完的還私下和人家換鈔票或索性送人。)就拿醫療救濟來說吧,不但醫藥費住院費不用錢甚至連陪住院者伙食費也免了,病人到醫院動手術前後以及做化療,都有車免費接送。出院後如符合規定者可申請政府派人登門免費護理。公民或有合法居留身份而納够10年稅者,還可申請每人每月至少400元生活費,每年還會加價。這些人的福利金比一些工人養老金還多。

這樣的福利,致令一些人鑽法律漏洞裝窮領救濟金,還說什麽“不領白不領”。面對生老病死,一位從美國開刀回國養病的大陸退休官員,最後還得回美國靠申請救濟金過活。誰敢說窮人不可安居。不過這不是基于政府的慈悲爲懷,而是亂用納稅人的錢所致。

最難過日子的是剛超過政府規定的貧窮綫而又無法或不願弄虛作假的夾在貧富之中者,不但納稅重而且什麽都要自己付錢。沒資格領救濟金的65歲以上的老人醫療金雖由政府包80%,但那20%由老人負責這也非小數。還有最大的一筆開支是護理費。美國的保姆奇缺,一般只有新移民中的華裔婦人肯幹這一行。

我的養老金剛剛超過一點政府規定的補助綫,想到在生命最後幾年要請女傭侍候,那我每月的養老金還不及女傭月薪的1/3 。爲了不讓後代爲我們操勞,“求人不如求己”,于是便申請臨終者護理保險。如果被批准,照目前的健康狀况和年齡,每月扣保費八九十元還可以,當然這筆錢不會退的。其好處是在自己一旦不能行走時有人把你推到一個公共地方集體護理(有醫務人員值班),從現在起每月扣除保險費,到那時就不用再交護理費,最大受益人是自己的後代。

我們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老半天不批。原來對方要審查。一天,說要約Interview,這次不是面談而是電話訪談,外子預先警告我要小心應對,別讓人家認爲你是老糊塗,否則保費會貴。我不懂英文,對方找來一位翻譯。他們問了許多關于病方面的問題,還有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家庭醫生信息等意料之中的問題,而有些問題問得很怪。請看----

“小姐,你有孩子麽?”

“我不是小姐。是老太婆,我孩子快老了。”

(笑聲)“我現在說的三個字,過一會我再問你,現在你要記住。那就是:狗、猫、馬。聽好:小狗、小猫、馬。”

(我在想這何止三個字。)

 “你現在從20開始向後隔三個字數給我聽。”

“你這個問題不明確,是指往加數方向數麽?”
 “20—17 這樣數。”

 “20—17—14—11—8—5—2—負1—負4……”

(笑聲)“你會痴呆、記憶力差、胡言亂語麽?”

“現在不會,但不知以後會不會。”

“用什麽說明現在不會痴呆、記憶力差、胡言亂語?”

“如果現在會這樣,我能在這幾年出5 本書麽?”

“你是作家?”

“我在學做作家。”

“你上樓梯方便麽?”

“我可以跑步上樓梯。”

“你走路要拐杖麽?”

“我說過我可以跑步上樓梯。”

“你運動麽?”

“我每天在公園跑800米。”

“你一個星期有幾天運動?”

“我說過我每天都運動,每天打拳跑步一個鐘,一個星期七天總運動時間約七小時。”

“你要人幫你煮飯洗衣麽?”

“有人免費幫我就好啦,我就不用天天自己煮飯。”

(大笑)“今天是禮拜幾?”

(我這個人寫作從不問何年何日,往往懵到連年三十晚都不知道的,幸而剛才外子說了一句:“今天是星期五明日要按冬令調鐘,記得提醒我。”不然我就真的不會答。)

“星期五。”

“總統是誰?”

“你問美國的麽?”

“當然。”

“你這樣問我當然不知你問的是哪一國,今天美國總統是布殊,過幾天不知是不是。”(我本來想說:“過幾天大選我才不選他。”但又怕得罪人。)

“前任總統是誰?”

“你這又指美國的麽?”

“是。”

“克林頓,我還和他握過手呢。”

(笑聲)“我說過要問你剛才和你談到的那三個字,你現在還記得麽?”

“頭一次你說的是:狗、猫、馬。後來你又說小狗、小猫、馬,不止三個字了。說這些時第一次你說:‘記住’;第二次你說:‘聽好’。”

(笑聲)“你會開車麽?”

“不!我怕開車。”

“爲什麽你不會開車?”

“我已說過我怕。”

(這時外子在電話的分機上插話:“她四十多歲才來美國,那時中國極少人有私家車,來美國後因年紀偏老又沒學。”我聽他這樣說,在心裏駡道:“廢話!他們老外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開車的。這些問者又是廢話連篇,難道怕開車就不是一個不會開車的理由麽?”)

“你會不會自己說了話也不知道說些什麽的麽?”

“你說呢?”

在對方的笑聲中結束了這場近一個小時的Interview。

放下電話我大笑不止,我最欣賞的是那段關于是否要人幫我洗衣煮飯的對答。

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回應
謝謝夢弟王楓心受詩侶的關注,在這裏生活,那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是不能派上用場的。
留言 : 葆珍, 09-Mar-15, 22:05:06
真幽默!我喜歡!
留言 : 心受, 09-Mar-14, 00:44:44
早听说美国政府财政吃住了这些“中产阶级”,好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有,葆珍姐的对应让我笑得喷饭,看来被中华文化濡养的人的确很神奇!让老美想不明白啦。
留言 : 王枫, 09-Mar-13, 18:19:11
政府福利部門官員在問卷調查,您老是跟人針鋒相對,膽子蠻大啊!幸好還是給你過關。
跟您一樣,您那段“是否要人幫我洗衣煮飯”的對答真幽默得很,那官員訪談後,可能還在儍楞楞的,“怎麽今天這位婆婆的嘴巴那麼厲害,真的難以招架!”
留言 : 冬夢, 09-Mar-13, 11:06:03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