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珍
       (現居美國)
更多>>>   
陳葆珍◎人與自然

人與自然    ◎陳葆珍◎
 

清晨,一群小鳥頻呼夢,那動聽的啼叫讓你雖在鬧市却誤以爲身在山林,那李白的“別有天地非人間”的詩句在眼前一晃。

捲簾一看才回歸現實。衆鳥齊聚門前大樹,在那新葉未滿的樹上幾乎可數有鳥數十。我想這大概是它們什麽節日了,在開Party呢。

這讓我想起大西洋一個孤島上的鷗群,它們在欄杆停留時,後來者是可以插隊的,鳥兒會自動讓位從不爭執。群鳥相處可能有其鳥道的。

鳥兒也講究飲食。如上次遊大西洋時,我在遊轮露天餐室進膳,一群海鷗飛來,搶去我盤中的烤魚肉而留下飯粒。

一天去公園晨運,我順手爲鳥捎去整鍋有焦味的粥。

前天,因掃墓歸來,心情不好,在寫祭詩。整日神不守舍的,竟對醃好了的鶏肉明明放在桌上也視而不見,第二天才發現,只得把它煮熟了拿去孝敬鳥兒。

似乎我與鳥兒有契約,不管春夏秋冬,我的食物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那就是離家不遠的一棵大樹下。如果樹下堆滿了雪,我會挖一個窩兒,把食物放進去。過兩天,鳥兒或松鼠就會把它吃光。這樣,不時檢查它們進食的情况是我的樂趣。

今天,讓我失聲發笑了。昨天放的醃了味的碎鶏肉一點不剩,而早幾天放的有焦味的粥還剩大半。哈哈,鳥還講究口味呢。

我不知鳥兒會不會感恩,我不求它懂得這個,可我知道它們會記仇。

記得去年我到哥哥家作客,他囑我千萬不要動鳥窩。然後他說自己的經歷。一天,他拿鳥窩裏的蛋看後再放回,第二天,鳥蛋不見了,可能是鳥兒搬家了。他推門進家時,冷不防被鳥喙他的頭。喙得他好疼,幸而沒出血。我往哥哥頭上看了一眼,咦,那可是不毛之地,我極力忍住那不人道的笑聲。

爲了生存,人也應諒解這一切。每年我後院的桃子熟時,我會留下一些讓鳥兒松鼠慢慢吃。它們也懂得廣積糧的道理呢。這可一點不假,且看在室外花盆裏的菊花不知何故死了。我破案時才發現,原來松鼠不知從哪兒搬來了果仁松子什麽的一大堆,藏在菊花下的泥裏,又鋪上一層薄薄的土。

你難道會有怨言麽?此死彼生,人類不也這樣麽。

二零零九年四月廿一日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