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陳葆珍◎忠揚微型小說《爆肚花》賞析 |
|
|
|
|
|
|
|
|
忠揚微型小說賞析 美國◎陳葆珍
(一)忠扬微型小说《爆肚花》
爆肚花 ★忠揚★
大廚師從寶島觀摩回來﹐我看他的心情欠佳﹐於是約他出來喝兩杯。大廚師邊呷著啤酒﹐邊發牢騷﹕
“誰不知道我們酒店的廚藝是世界一流的﹐要我花時間去觀摩甚麼撈什子菜式。你說氣不氣人﹖”
“甚麼了不起的菜式﹖要勞動您這位大師去觀摩﹖”
“說來是個笑話。香港出了個聞名世界﹐又得了法國廚藝勳章的阿一鮑魚﹐這是個實打實的大師級名廚。可是那邊有人造勢胡弄出個甚麼‘阿一爆肚’﹐也想打出個世界名堂。”
“甚麼‘阿一爆肚’﹖”
“就是廉價的油爆豬肚花囉。”大廚師輕蔑地說。
“哈哈﹗油爆豬肚花能打造成世界名菜嗎﹖太誇張了吧﹗”
“我不說你也知道﹐豬肚算甚麼東西﹖下腳料貨色﹗跟鮑魚怎能比﹖無論是價錢﹑味道﹐一個天一個地。要我去觀摩﹐不是甘單學步嗎﹖”
“是啊﹗簡直是邯鄲學步﹗”我巧妙地糾正他。
“以前愛喝兩杯的小市民在街邊檔口對飲﹐下酒的不就是這種東西麼﹖”
“可是現在已經很多人不吃了﹐都嫌它膽固醇高﹑脂肪多﹐對健康不好。”
“可是最近一些企業和社團機構在換屆選舉的宴會上﹐‘阿一爆肚’成了他們爭相點選的‘美食佳餚’啦﹗說是好意頭啊﹗”
“吃了‘阿一爆肚’就一定能當選甚麼飯桶﹑馬桶啦﹗”
“你是行外人﹐當然不知道。”大廚師繼續說。“開頭我和飲食部經理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後來才知道﹐原來其他酒店和餐館也有相同的情況。”
“怎麼會呢﹖難道那些點‘阿一爆肚’的人不想健康了﹗”我很疑惑。
“宣傳伎倆﹐利用時機大造聲勢﹐打出‘阿一爆肚’的名堂﹐野心勃勃要自立門戶呢﹗還要跟‘阿一鮑魚’﹑佛跳牆較量個高低呢﹗”
“香港人不會都沒有腦袋吧﹖聽信他的﹐推崇‘阿一爆肚’﹖”
“有沒有腦袋我就不知道﹐但是豬肚的需求量大增﹐急需50萬個﹐市場上供不應求﹐連凍肉代理商的存貨都賣斷市。這次還要我去入貨﹐可在當地我只看到豬頭看不到肚。”
“廉價的東西還奇貨可居﹖沒有豬肚﹐不如改用牛肚或羊肚。”
“不行﹗牛肚肉質太硬太韌﹐沒有爽脆的口感。羊肚太燥﹐膻味重。”
“一定要用……豬﹖”
“對﹗是豬﹗‘阿一爆肚’說﹐豬肚要選大小適中的﹐大豬或小豬的都不行,只能選中豬的﹐肚圍不能太大﹐大了肚皮就撐薄了﹐咀嚼起來沒有肉感﹐肚圍扁扁的就更不行﹐太嫩了經不起油鍋一爆﹐爛糊糊的﹐連豬屎都不如﹐沒吃頭。”
“那麼豬的肚圍應該以甚麼尺寸為標準﹖”
“這點他說就要憑經驗了。你可以看看他刊登在報紙上的相片。”
“報上的相片是平面的呀﹐誰能計算得出來﹖”
“所以我說他故弄玄虛嘛。臨離開前﹐他還悄悄告訴我﹐說他另有絕招。”
“甚麼絕招﹖”
“藥爆活豬肚花。”
“甚麼﹖拿活豬來藥爆﹖太不人道了吧﹗”
“我也是這樣說他﹐但他說我們吃豬肉﹐有人道嗎﹖最多只能說畜道。”
“那他不是把自己跟畜生擺在一塊了﹖”
“誰知道。他說在活豬肚皮上了火藥﹐再趕著豬只竄跑﹐然後引爆火藥﹐像趕鹿取角那樣才有血氣。”
“要是火藥太猛烈或引爆出錯﹐把整頭豬都炸爛了﹐怎麼辦﹖”
“他說是定點爆破﹐就是絕招﹐像爆拆建築物一樣準確﹐流血不多﹐傷口不大不深﹐只有像女人櫻桃嘴般大小而已。”
“有可能這樣準確嗎﹖”
“我也懷疑﹖但他說報紙上有照片為證﹐不是他胡說八道的。”
“反正‘反轉的豬肚裏邊都是屎’﹐油爆還是藥爆有多大區別﹖說是絕招﹐倒不如說是鬼招﹗”
2004‧05‧13
(二)鑒賞與評析
故事的明暗線
--讀《爆肚花》
◎陳葆珍 ◎
忠揚這篇小說寫香港一位大廚師到臺灣觀摩“阿一爆肚”歸來後與朋友交談觀摩感想的故事。
這是一篇諷刺的時事小說,揭露陳水扁在競選臺灣領導人時那槍擊案的真相。
這樣轟動世界的大題材如何在一張小餐桌上再現?這樣嚴肅的話題又如何在輕鬆的談笑中探討?這確實巧費心思。這令人不禁想起了老舍的《茶館》。老舍那個不大的茶館折射了舊中國的眾生相;而忠揚這張極小的餐桌卻籠罩著時代風雲。
故事,顧名思義,就是指過去了的事。今日新聞就是明日的歷史,發生在2004年3•20 臺灣選領導人之前一天的3•19槍擊案,對忠揚這篇小說寫作時間(同年5月13日)來說,是歷史。不過,從作者這敏感的政治嗅覺和閃電似的筆鋒來看,這段歷史還讓人嗅得著子彈的火藥味。合時而諷,一點沒錯。
小說的故事有別於一般的故事在於它的虛構,即經過作家臆造出來的。現實主義作家以現實生活的矛盾衝突為基礎,在形形式式的生活事件中選擇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經過提煉加工而為小說的故事。
這篇小說的主要矛盾是陳水扁與人民的矛盾。陳水扁在作品中以“阿一爆肚”為代表;人民的形象以香港這一對朋友及廣大食客為代表。最能展示矛盾雙方性格的主要事件就是那槍擊案。而這微型小說只能抓住最突出一點來寫,不寫槍擊案的過程和事後調查經過,以及最近在“破案”過程中“疑犯”的非正常死亡,僅寫這案件實質及人民的態度。
面對結構如此嚴謹的小說,讓人不得不探其內在經絡。
它有兩條線索在交織著:其一,香港大廚師與朋友交談;其二,陳水扁在競選中的鬼招。表面上看到的是明線,即香港大廚師與朋友交談的場面;暗地裏有一條線在動著,那就是關於陳水扁活動的描寫。暗線才是這篇小說的主線。
托爾斯泰說過:“結構的聯繫不是放在情節上和人物的關係(相識)上,而是放在內在聯繫上。”
讓我們看看這篇小說怎樣從內在聯繫方面把這明暗兩線揉合的。
故事開端部分,通過大廚師發牢騷並輕蔑地說出這篇小說要說的故事,點明故事地點----臺灣;事件----“ 阿一爆肚”“也想打出個世界名堂”,這“ 阿一”指的是陳水扁,“爆肚”動機是想當第“一”轟動世界,這裏已暗示它搞台獨的陰謀。簡單幾筆就把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帶了出來,而且還揭示其本質屬性。
接著從“ 阿一爆肚”是什麼東西大談特談。因為這大廚師談這一菜式極有資格,何況故事的明線是寫他介紹觀摩的經過。
下面寫因“ 阿一爆肚”想打造成“世界名菜” 而引起大廚師不滿,為何不滿?於是著重談“ 阿一爆肚”的身價。其實在談陳水扁的身價,因為通篇以“阿一爆肚”比作陳水扁。
先來一個對比法,以香港的“ 阿一鮑魚”,就把這“ 阿一爆肚”比下去。
然後,就用料問題大做文章,通過用料來說明其身價低:“下腳料貨色”,處於“一個天一個地”中的“地”的位置,“是以前愛喝兩杯的小市民在街邊檔口對飲下酒的”“撈雜子”。其實在以前的美國,這些“豬下水”(指內臟)還被洋人當垃圾倒掉的呢,即使現在,它也沒資格上西人開的肉店。後來華人移民多了才把它當作一種食料,不過絕不登大雅之堂,酒席的菜單裏有鮑魚而無豬肚,這豬肚身價之低,世人共知。如此低的身價再度貶值:“現在已經很多人不吃了,都嫌它膽固醇高,脂肪多,對健康不利”。對人不利已暗示陳水扁是何等貨色了。
就身價問題忽然來一個逆轉,豬肚驟然升值了。升值原因:說它“好意頭”;升值的表現:“最近一些企業和社團機構在換屆選舉的宴會上 ,‘阿一爆肚’成了他們爭相點選的‘美食佳餚’”,因為“吃了‘阿一爆肚’就一定能當什麼飯桶、馬桶” 。
好一個入木三分的諷刺!誰都知道這在嘲諷陳水扁。至於“宣傳伎倆利用時機大造聲勢……野心勃勃要自立門戶呢!還要跟‘阿一鮑魚’佛跳牆較個高低呢”,這表面寫香港忽然盛行吃豬肚的現象,實在揭露台獨分子的反動宣傳。這是故事的重點部分,直接把3•19槍擊案及其惡果端了出來。對這“阿一爆肚”,香港人群起而食之,表面上反諷陳水扁藉此卑劣手段竊取要位,實際上是說其身價不外如此----世界空前的選舉醜劇中的丑角。
表面上寫豬肚身價暴漲而造成缺貨,實寫人民群眾對陳水扁的厭惡,為中國古諺“千人所指,無病而死”之寓意。
說來說去究竟這“阿一爆肚”還未露真容呢。於是就“肚”的屬性問題進一步寫,這就為前面所說的“阿一爆肚”這樣讓人爭著吃的豬肚身價又來一個驟然提升,從幾十萬的豬肚中專挑其一,那就是被爆肚者自封為“ 阿一”的,自然位居萬肚之上了。何許肚也?必須驗明正身。
主人公粉墨登場了,“阿一爆肚”已由菜式變成一個人了。他取代了大廚師的位置儼然以主角出現,還在說三道四的。他自我介紹自己的形象,他身材確實“中”等, 其名與“扁扁的”有關。報紙上登的相片“平面”的,這“平”也與“扁”有關。這“阿一爆肚”中的“阿”也與在臺灣這個“阿扁”有關。他自我介紹說:“肚圍扁扁的就更不行,太嫩了,經不起油鍋一爆,爛胡胡的,連豬屎都不如。” 他在不打自招----身價不外如此!
最後,明線寫“阿一爆肚” 如何爆法,這又回應開頭作為“打造世界名菜”的“阿一爆肚”的製作注意事項,這正是大廚師在寶島觀摩後,回香港介紹的重點,又是暗線有關槍擊案如何製造的重點。從“阿一爆肚”――“油爆豬肚花”――“藥爆活豬肚花”,步步遞升越來越高級的烹調技術,從明線來看,這確實是整個故事的高潮。因為要告知人們這爆肚花的絕招。從暗線來看這也是高潮,因為它最能塑造主人公形象。為求真實,兩次以報紙照片為據,以豬肚的定點爆破傷痕與陳水扁肚花類似為據。繼而以“絕招”這樣的詞帶進下文,引出“畜牲”這樣的概念,呈現“反轉的豬肚,裏邊都是屎”的狀態,於是,本來還有點“美感”的“肚花”變得像豬屎那樣又醜又臭了,這真是不齒於人類的豬屎堆了。最後把這種“阿一爆肚”術稱之為“鬼招”,讀到這裏似乎看到篇末僅餘幾個字----畜牲耍鬼招!
這明暗線就這樣交織著。這暗線不像明線那樣有時間順序, 而是在明線的偽裝下見縫插針地顯露它的存在,這是內在聯繫把它們組織起來的。
為什麼讀者能猜得出那條暗線?因為作者用了許多暗諷手法。有例為證――
含沙射影:以甲指乙的。如“阿一爆肚”指陳水扁。他的名字“阿扁”已在字裏行間中點明瞭,只不過分散地出現。又如以“藥爆活豬肚花”暗喻臺灣 3•19槍擊案。
旁敲側擊:不從正面出擊,有如打籃球時從邊上投籃。如小說開頭從大廚師訪台後發牢騷開始帶出“阿一爆肚”的菜式;又如寫香港人爭著吃豬肚,這是側面揭露陳水扁當選與槍擊案的曖昧關係。
對比手法:把對立的兩個事物或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較。如“阿一爆肚” 與“阿一鮑魚”比,“豬肚算什麼東西?下腳料貨色!跟鮑魚怎能比?……一個天一個地”。這在價值方面來說,一個高如天;一個低如地,這是相對立的。又如香港人對豬肚的前後態度,這是同一事物兩個不同方面的對比。
類比推論:從有相同特徵的不同事物的比較中得結論。如“阿一爆肚”作為菜的製作與陳水扁被槍擊的鬼招,兩樣東西風牛馬不相及的,但有相同特徵:定點爆破,不死人、不死豬,人和豬同傷肚皮。
美化醜物:以美寫醜,更顯其醜。如本是“撈雜子”菜式卻又說成是“世界名菜”。本來爆了的肚皮極其難看的,卻不說“爆肚皮”、“爆肚腩”而說“爆肚花”。
反話正說:以謬對謬,更顯其謬。如:“最近一些企業和社團機構在換屆選舉的宴會上,‘阿一爆肚’成了他們爭相點選的‘美食佳餚’啦!說是好意頭啊!”這“好意頭”是反話。從陳水扁立場看他被爆肚而得競選成功,他認為是“好意頭”,但從人民角度來說這意頭並不好。
指桑駡槐:表面上罵此人,其實在罵另一人。如“爛胡胡的,連豬屎都不如”,“那他不是把自己跟畜牲擺在一塊了”。前者表面上罵廚師後者表面上罵“阿一爆肚”,但其實都在罵陳水扁。
諧音同音暗示:充分利用漢語的優勢,在文字上下功夫。作品不按排列順序出現“ 阿扁”這兩個字。又如“最近一些企業和社團機構在換屆選舉的宴會上”這“換屆選舉”與陳水扁的“換屆選舉”同音不同義。如“當選什麼飯桶、馬桶”,這個“桶”字與“統”諧音, 暗指“總統”。但不言“總統”因臺灣只不過是中國的一個省,卻言飯桶、馬桶,諷刺他的愚昧醜陋。
誇張修辭:將描寫對象有意誇大或縮小,讓諷刺效果更突出。如“豬肚的需求量大增,急需50萬個……在當地我只看到豬頭看不見豬肚”。以此來挖苦陳水扁。又如人計較腰圍而豬也講究肚圍,這對豬是一誇飾,為下文從豬的肚圍聯想到報紙上登的陳水扁像服務,這其實把他比作豬。
借古喻今:借用古人的事來諷刺今天的謬誤。如:“邯鄲學步”這個出自《莊子•秋水》的成語故事,說的是壽陵一子懷疑自己走路的樣子,便到邯鄲學步。因各人走路有異,他最終不但學不了邯鄲之步,最後連自己本來是怎樣走路的也忘了,只得爬回壽陵去。這故事是說模仿別人不成倒反而把自己的本領丟掉了,用這來說明大廚師到臺灣觀摩“ 阿一爆肚”術,弄不好與“邯鄲學步”沒兩樣。
這篇小說極盡暗諷之能事 ,作者把握特定的地點----臺灣;特定的時間和事件,從作者寫作時間(2004年5月13日)看小說中提及的“最近”,很自然就知道是同年3月19日的槍擊案;暗示人物的名字;陳水扁的爆肚與爆豬肚相雷同,爆破點及爆破物同;又先後點出有報上的照片為證……這一切說明作為暗線的許多線索已和現實材料吻合,所以人們很容易看出作者在諷刺誰,這樣,就做到魯迅所說的:“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
行文至此,忽見今日新聞:“歐洲北部由德國到丹麥近來出現千餘隻蟾蜍忽然鼓起肚皮然後自動爆殺的怪現象……漢堡市環保人員說,蟾蜍爆殺過程有如恐怖電影,蟾蜍先脹成大氣球,猛然爆開,內臟溢流,又不會馬上死透,還要掙扎達數分鐘之久”。
想當初,如果這則新聞在“ 阿一爆肚”之前問世,可能那肚花爆不成了,不過,那扁扁的怪物,不爆肚可能又會爆手爆腳爆什麼的。
曾記否:玩火者必自焚!
2004‧05‧21於紐約
後記:觀最近陳水扁之嘴臉,深惡而痛絕之。特從與忠揚先生合著的《微不?足道!》(已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在北京出版)摘文以抨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