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珍
       (現居美國)
更多>>>   
陳葆珍◎讀父親遺篇《宴西園》

讀父親遺篇《宴西園》   ◎陳葆珍◎

原詞●
少荔外女孫進入大學填宴西園詞以勉之

昨日花開已老。今日花開看好。鏡裏鬢毛皤。奈誰何。
寧可犧牲拱璧。勿把光陰虛擲。江水向東流。不回頭。

九六老人韜光陳伯俊一九八八年戊辰四月

父親留下來的遺物有四。一是近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簽字贈予的草書真迹。儘管父親出國時行李不少,可他却把這真迹帶到紐約一直挂在廳裏。二是他百歲時,長兄玉堂爲他在香港出版了《韜光樓詩詞文集》,幷寄給白宮得到老布殊總統夫婦簽名致信祝賀。三是香港廣智書局出版的《詩韵大辭典》,此書已被咱父女倆翻到用膠布補了一層又一層。四是他于96歲時寫給我次女的詞,挂在我家的墻壁上。

每逢我看到父親這首詞,眼前就晃動著那一幕。記得29年前移民來美國,次女在課後輔導班被老師批評:“怎麽看你生相精靈,但却蠢到連眼耳口鼻都不會講。”正所謂“請將不如激將”,後來,她以總平均分位居全校第三名高中畢業幷考取在美東有名氣的憑獎學金就讀的私立大學。父親高興之餘,破了從未親筆題詞給兒孫輩之例,叫我打格子,然後伏案用微顫著的手,工工整整地寫下這首詞。這首詞折射的精神光輝,一直激勵我母女倆。

以前在欣賞它時,只重于思想內容。後來越嚼越有味,禁不住探討其妙處。

這首詞的主題思想是:惜時勝于惜金。

文學自它誕生那天起,有別于其他的特徵,就是形象性。即把對象的形貌表現出來。而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故在描摹物象的同時勢必滲透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者巧妙地結合,即“擬容取心”。“擬容”往往用比喻,這就是“比”;而通過此引起對“容”的意義的思索,這就是“興”。“比興”,構成詩的藝術特徵。

父親這首詞,托物起興。他所選擇的物象有:花、鬢毛、拱璧、江水。這是可睹之物。而光陰,在這裏借代時間,不可睹。犧牲,本指祭祀時的實物,但這裏當動詞用,失其作爲物的屬性。

既然,這是寫給外孫女的,選擇花爲開篇的物象,適合少女心態。從少女喜愛的物象一下子跳到老者感嘆之鬢毛,這讓人想起李白“朝成青絲暮成雪”的詩句。這樣構思,巧費匠心地說出時間在飛逝。

花與鬢毛,同是靜態的。動靜相成,乃古典詩詞慣用的手法。南朝王籍在《入若耶溪》中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靜意寄于喧聲的寫法,爲唐宋詩詞家所仿效。如杜詩“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見《重逰何氏詩》)就是這樣動中見靜。而父親的“昨日花開已老,今日花開看好”,是靜中寫動。他幷沒有看到花開的過程,但他看到的是開的結果。花開,必動。一般人只通過感知而很難親自看到。這“已老”及“看好”的花貌,隱示著因時間飛逝而引起生物變化,這就是動態。面對這樣的動態,人們不以爲然。花開花落,平常得很。而這往往會觸動詩人的內心,自然而然地聯繫到自身的變化。由于父親時處九十六歲高齡,通過鏡裏的鬢毛來寫對花開花落的感受,順理成章。如果是一個少女,看見花落馬上想起白髮皤然,這顯得不自然,未免有無病呻吟之嫌。“鏡裏鬢毛”本是靜態的物象,而一個表靜態形容詞:“皤”,正顯示了由黑而白的變化,傳遞著那隱藏著的星移斗轉,這就是靜中寫動。

花與鬢毛的變化,均取决于時間,這是對生活觀察得出的認識。必須把這種認知表現出來,從形象地描繪中引伸出它內在的意義。這樣,擬花與鬢毛之容進而“取心”,體現了“比興”的藝術特徵。

究竟從心中要取些什麽呢?那就是,既是主觀感覺又是客觀規律:“時間在飛逝”。

這是不可抗拒的。這自然會引起人的思考和感情的衝擊。而詩詞乃感情的載體。于是,父親以一聲無奈的嘆息(“奈誰何”)承上啓下,以啓下闋所言之理,那就是:“惜時勝過惜金”。

在此,父親選擇的物象是“拱璧”。“璧”,乃傳統的珍貴之物,象徵著富與貴。也迎合少女慕虛榮之心。不少有錢人家在喜慶時送予後代的非金則玉。而父親從不送這些,反而告誡孫輩,“寧可犧牲拱璧,勿把光陰虛擲”。這蘊含的人生哲理,是96載滄桑箴言;而那出于肺腑的感嘆,包含了多少關愛與期望。

這諄諄教誨,還怕年輕一代不理解,便打個比方,用東逝水比喻時間。這形象化的描寫,爲“惜時勝過惜金”這一論點做毋庸置辯的論據。

縱觀這首詞的脉絡十分清晰:時間引起生物的變化,要愛惜時間,因爲它像東逝水,一去不返。

而這些道理通過托物以形之,讓大道理深入淺出,具體形象。如果不借物引懷總一味直言鋪陳,毫無蘊蓄,則語句不活,難以感人。

父親從我6歲時就要我背唐詩。闊別36 年後父女重逢。那段時間不是看見他在看書就在作詩,還經常讀到他刊于紐約《聯合報》的作品,利用工餘時間,幫他整理詩稿。這過程自然對我有不少幫助。而用心良苦的父親大概覺得這還不够,亁脆要我看他時帶自己的習作來讓他點評。這一對一的教學,讓我受益匪淺。

可惜,人生苦短。于父親膝下討教的機會沒有了。惟一可做的,只有認真讀父親的遺著,藉此提高自己。我想, 這應該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六日


回應
謝謝過客詞長賜詩,謝謝夢弟留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孩提時已熟記,可惜未能身體力行。悔之晚矣。現在恨不得一天當兩天用。
留言 : 葆珍, 10-Dec-07, 12:00:36
尺璧寧非寶,寸陰即是金。諄諄聆訓誨,慈父一片心。
留言 : 過客, 10-Dec-07, 06:50:37
“不少有錢人家在喜慶時送予後代的非金則玉。而父親從不送這些,反而告誡孫輩,“寧可犧牲拱璧,勿把光陰虛擲”。這蘊含的人生哲理,是96載滄桑箴言;而那出于肺腑的感嘆,包含了多少關愛與期望。”

姐的令尊說得真好,我滿以為要後輩辦好事情讀書爭取好成績而以物質滿足他們的要求,什麽都可解決,正正是犯了這個錯誤,日後將以此為戒了。
留言 : 冬夢, 10-Dec-06, 13:09:23
您的意見 :


請輸入尋聲留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