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清池◎难忘越南朋友的脉脉温馨

ヴェルサーチコピー時計
ロジェ?デュブイコピー時計
omega replica
Audemars Piguet Replica



欧清池◎难忘越南朋友的脉脉温馨



我们斯雅舍同仁一行八人于3月下旬访问胡志明市,此行目的一半为观光,一半为进行文化交流。访问结束回来后,细细回味,觉得两方面的收获都很大。越南的河水流着的是优雅气质,山丘泛着的是肃静氛围,大海的细浪涌着的是闲情逸致,午后的大街小巷溢着的是幽幽诗意,越华文友和书画家传送给我们的是脉脉温馨。越南,在文化的外显部分在在彰显着的是中法的建筑的浓浓风情,在文化的内隐部分处处蕴藏着的是东方的古典韵味。



(一)湄公河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河水淡黄,在越南的河段有些宽达数公里,但远远望去,并无烟波浩淼之感,只是人在游船上随波而前进,却俨然有如驾云遨游天宇之妙。湄公河没黄河的磅礴气魄,淡黄河水呈现着一种悠闲气氛,宛如闲庭漫步那般优雅。在清早淡淡的晨光映照下,望着湄公河中小岛的椰林树影,犹如进入远古与世无争的安宁世界,而脚下的那艘小游船就像我们踩着的一朵云,船每一转弯,总有令人惊喜的景象出现。上了河中朴实宁静的椰子岛,很有乡村风味,岛上有许多小贩在摆卖民艺品、丝制品、香蕉酒等等,市场经济概念在此隐然可见。参观了椰子糖场的椰子糖制作过程后,我们八人分坐两辆马车往临河小憩站。马蹄踏在乡间小路,在宁静的清晨的空气里嗒嗒作响,叫人联想起发生在古代一幕幕的哀怨的爱情故事。小憩站坐落在丛林中,树影横斜,因为临河,清风徐来,很是凉快。我们在品尝越南杂果盘时,竟有一支越南传统乐队前来献唱。弹乐器的是两名男子,三名演唱者则都是年轻女郎,歌声婉转嘹亮,曲调富东方情韵,在清风徐来的临河小店里飘荡,很有韵致。余音袅袅中,我们八人分别上了两叶小舟,在单桨划行下,穿梭于湄公河的支流里,河水一平如镜,小舟缓缓前进,穿桥过林,曲折迂回,犹如进入八卦阵,难怪此河当年曾是美军的埋葬所。沿途但见海底椰丛处处,串串褐色海底椰挂在树丛中,引人注目,也叫人惊喜。众人惊叹频频间,小舟出人意表地荡出支流,进入主流,众人在以椰树干为柱的码头上了大船,继续前进上岸。



(二)文化艺术村



初夏的胡志明市的清晨阳光灿烂,临西贡河而建的文化艺术村古朴典雅。苍松翠竹分植村间,小桥流水、碧池茅屋,曲径回廊,众人一进到艺术村,俨然如进入桃花源。奇龙美术馆就建在艺术村一隅,馆内收藏着木雕、古董、名画。久经战乱,越南刚刚才实行改革开发政策,却与此同时也注重文化艺术的建设工作,叫人赞赏,美术馆挂着的越南副总理的书法,就足证当局重视艺术之一斑。馆主李克柔热情地以香茗、啤酒、小吃招待客人。我们闲坐临河草亭内,清风徐来,河水漾起涟漪点点,或品茗,或把酒言欢,惬意之至。 酒足饭饱之后,宾主交换书画留念。在馆主邀请下,篆刻书画家廖宝强为刚刚命名的草亭书下「迎风阁」三字墨宝,赠与馆主留念。馆主预告,众艺术家已买下邻近文化艺术村一块数倍大的土地,正在发展另一艺术文化村,将有宿舍、餐饮设施,一应俱全,完成之日,必邀请我们参与其盛!到时,越南的文化艺术必然会有更为繁荣景象。



午后市中心



午后的胡志明市中心,洋溢着的是一丝淡淡的诗意,这诗意流泛在风格独特的中法风格建筑物上,飘浮在矗立云霄的柚树丛中,蹁跹在轻声细语的游客群里。圣母玛利亚教堂肃穆而宁静,古色古香的邮政总局通风又阴凉,局内摆卖的明信卡、小民艺品、小风情画,精致漂亮,从另一侧面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已在越南落地生根。 战火蹂躏的悲遇,并没在越南人心中留下太多阴影。越南人的淡定神情,相对来说相当纯朴的个性,让作为游客的我们,似乎从他们脸上找不到一丝哀伤。 贫困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在市中心的观光点,在湄公河畔,兜售民艺品、衣服、明信片的小贩处处都有,但他们并不死缠烂打,只轻声细语恳求游客购买,或偶尔小声地对你说:“就买这个吧,我从早上到现在还没钱买东西吃。”战争,看来已把越南人锻炼得似铜似铁,只可断,不可弯。



头顿



头顿的海蓝得叫人眩目,头顿的耶苏山又肃穆得叫人陷入沉思。午后的艳阳灼人肌肤,海风的清凉却熏得人精神爽朗。头顿的沙滩洁白如雪,奔腾的细浪叫人想起夏威夷海滩的风情,一样的热带风光,头顿的空气里多了一份宁静和安详。耶苏山麓的树木何其苍劲挺拔, 阳光下的树枝倒影像极了草书一副副。名人的故居 ,将相的别墅,在这宁静的午后静静地躺着,而主人们一切往昔的风光韵事,皆如飘在山颠的云烟。偶尔随风而坠落的枯叶,便是名人将相幽灵的轻轻叹息了。 坐落在山麓的面海观音,与站在山顶的耶苏,分别代表着东西文化的外显意像, 但 闪耀在海上的点点波光,究竟是东方文化的内隐智慧还是西方文明的表面神采?



(三)西贡河之夜



西贡河的夜,游船靠满岸边。每艘游船都雕龙画凤绘花草,灯饰灿烂,七彩缤纷,来往穿梭,水光灯影,把白天里平平凡凡的河面映照得如梦境般绚丽。夜游西贡河,看来是越南旅游业的一大项目,一艘艘巨大的游船,可容纳数百名旅客,晚上八点开始,歌舞节目掀幕,而游船上的男女招待,一律穿着仿海军制服装,穿插在旅客群里,送菜递茶,犹如彩蝶在花丛里飞舞,来去自如。歌舞节目一般,媚俗成分很浓,曲调多是改自外国流行曲,歌词既有中文台语的,也有韩语曲词的。舞蹈以交际舞为主,并邀宾客入舞。压轴舞火辣辣,极尽挑逗之能事,庸俗之至。由西贡之夜看来,越南似乎有向钱看之势,所谓的社会主义,看版一块而已!



(四)顺化的帝王菜



越华作家和书画家设宴款待我们,请的是烹调顺化传统帝王菜的菜馆。菜式繁多,数不胜数,但大家吃过后,并没留下特别印象。看来无论中外古代帝王,嘴并不刁,口感不高明,只要名堂好,是很容易骗他们的。好吃的东西,还是在民间。但越华文人与书画家的拳拳盛意,火样的热情,却真叫人感动。越华文学会会长黄璇玑、执委李思达、名诗人风人、黎冠文来了;忠义华文中心校政主任余问耕、名画家李克柔、书法家林汉城来了;「越华文学艺术季刊」执行编辑黄凤爱、西贡解放日报记者李伟贤、编译员林小东以及其他没报上姓名的文友也都来了。而这一切的和谐友好的相聚,都得归功于旅居香港的越华诗人冬梦兄的巧妙安排,和世华文学家常任理事忠扬兄的穿针引线的联络的结果!

越南经历了长年的战火蹂躏,解放后又因中越的一度交恶,华教遭受破坏,华文文学停止发展。改革开放后,中越关系日渐趋好,华教开始复办,文学也慢慢蓬勃起来。华文「西贡解放日报」的文艺版、青少年版,可供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耕耘。该报还创办周刊,把文艺园地拓宽至无论多长的文章都可登载。

此外,除了「越华文学艺术」季刊外,尚有各宗乡会馆喜庆时出版特刊,也有刊登文学作品。

西贡是华人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约50万人,此城市的血缘、地缘、业缘组织很多,它们或设奖学金、或协办华文中心,逐步地把华文水平提高起来。可预见的是,随着中越友好关系的加强,华文和华文文学在越南一定会日愈蓬勃起来!在回请越华文艺工作者与书画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新越文友再次相逢,又有啤酒助兴,宾主交流更为欢畅,脉脉柔情真教人难忘!

越南的朋友们,你们的脉脉温馨我们永远不会忘!



前排左起:導遊小姐、連奇夫人、歐清池夫人、小寒、史英夫人、石羚夫人
後排左起:連奇、歐清池、廖寶強、李克柔、史英、石羚、梁榮錦、黎冠文、余問耕
前排左起:史英、杜風人、歐清池、連奇
後排左起:小虎、余問耕、林小東、黎冠文、小寒、鐘靈、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