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賢■只因眼中存霜讀後感
冬夢兄

多謝您多番鼔勵及相邀,我可有受寵若驚之感,理應應邀,奮然加入,但我可有自知之明,並無詩才.此詩社乃新詩園地,而新詩中往往用詞抽象,我讀時還要費時思考詩句中的隱喻,那還敢言作詩?請鑑諒.
以下是我對冬夢兄其中一首詩的讀後感,請指正.

詩人作詩,除需天份外,還要有靈感,詩成每因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或為周遭美景所吸引(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或為景物所激發(杜甫的"會當凌絶頂,一覽眾山小"),或因本身經歷而感慨(蘇東波的"高處不勝寒", 或張九齡的"美服患人指,高明迫神惡"), 或感歎本身的無奈(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或蘇東坡在中秋亱賞月引起的鄉愁"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皆為世人留下不朽佳句.

現讀冬夢兄的"只因眼中存霜"一詩,更覺是佳作中的佳作.
此詩讀來怨氣沖天,莫非冬夢受了什麼委屈欲藉此詩發泄胸中積鬱?

只因眼中存霜
***此題起得妙,初讀時只以為作者因心中積忿而露出眼光利如刀,冷如霜.

你我皆認同
製造嚴冬的氣氛
黑色的瓦
白色的霜

***讀至此已嗅出火藥味,"黑色的瓦"分明指頂頭上司是個偽君子,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外表偏偏蓋著一層潔白無瑕("白色的霜"),神聖不可侵犯的外衣("製造嚴冬的氣氛"),令人敬畏.

何必教管他人
那片
黑瓦上的白霜

***這段寫的妙.若接上一段,可解用以指本身是偽君子,又何必指責他人是偽君子?若接下一段,則似乎是笔者與這位上司起了衝突,劃破的假面具,但氣惱的是世人愚昧,竟人相信,黑白不分.

只因眼中存霜
瓦頹霜散
莫非世界真的難以黑白分明
***至此才恍然,此詩題"只因眼中存霜,又可指筆者眼睛雪亮,洞察秋毫,但偏世人有先入為主的影响,明明已指出此人的虛偽,卻不相信.至令筆者憤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而把情感盡情發泄于詩中.

總的來説,全詩精妙之處乃在于"黑瓦上的白霜"和"瓦頽霜散"這兩句,可有劃龍點睛之妙.而比這更妙的是此詩的題目"只因眼中存霜".此詩寥寥數語,卻刻劃出一副生動的圖畫及作者強烈的情緒.冬夢兄若非寫詩已達爐火純青,出入化之境,豈能揮灑自如,隨手寫出如此佳作?

在下才疏學淺,對詩文胡亂臆測,冒瀆之處,尚祈原宥,並請指正.不過一篇好的作品,在讀者眼中,各有不同見解,見仁見智,猶如佛祖傳教,同一句佛偈,門下千萬弟子各有不同領悟而各有不同成就.

冬夢兄,看至此相信您已明白我為何一再違命,不敢應邀加入詩社,並非不識抬舉,實因有自知之明,並無作詩之才,只喜歡讀詩及探索作者在寫此詩時的心態與環境.希望不要因此而影响我倆的友誼.


中秋節快樂

俊賢



俊賢兄:
我多番邀請您加入〈尋聲〉實相信兄的文學造詣絕對可以為一眾後學作為學習指標,曾為人師的你,勝任有餘了。大家相交憑心寄意,
您亦無須過慮要交什麽作品方可對我有所交待。一如您此帖覆函,對於拙詩一針見血的指評,芸芸〈尋聲〉中還有誰比兄更具這麽大的身手功力呢?
如果兄依然婉拒我誠意十足之邀約,當然我的失落難免,無論如何,我保證不會傷損日後大家的情誼。

冬夢
10/08/06